“願聞其詳。”
聽聞冷聽濤提及願意在北木郡和土橋鎮問題上繼續合作,特別是因為靈籠商會戰略調整,導致前者變成一片爛尾廢墟,心中正焦灼萬分的江楓,心中頓時寬慰了許多,不過,他並未因為冷聽濤的一句話,便妄自樂觀,這裏麵待解決的問題還很多。
“土橋鎮的問題,屬於你我二家的問題,目前隻需要各自拓寬商路即可,樂林門這邊,準備不再繞行寧塔城,而貴宗這邊,我希望可以無需經由羅川,便可以通達北木郡和大邑郡,這一點,還請江掌門通力配合。”
“土橋鎮到北木郡的道路問題不大,不過直行通達大邑郡,中途並無多少集鎮,空費人力物力,我等還需要商榷,或許延緩幾年,待時機成熟再行建設。”對於前者,江楓是舉雙手讚成的,一者中間尚有新德鎮和尹水鎮,道路通達本來就在預計之中,盡管有些花費,但現在隨著羅川以及各地靈脈和洞府建設的完工,建役司和一眾臨時雇傭的凡俗幫閑,已經多半無事,此事正好讓其重新忙碌起來,另者,這段道路也並不算長,費用暫且還在可控範圍,但如果土橋鎮直通大邑郡,這沿途盡是荒廢之地,雖有便利,但有浪費之嫌,距離也並未因此縮短太多。
“如此也罷。”
冷聽濤並未在此事上過多糾結,“北木郡的問題,我建議將禦風宗也拉進來,你我可以共同派人前往溝通,北木郡之前的發展方向是向東,向南,如今,隻需添加向北,便可以讓禦風宗同樣得利,想必他們不會貿然拒絕。”
不過我會拒絕,江楓心中暗自想到。禦風宗與淺山宗,本就有大邑郡一地相連並進行貿易,而添加一個北木郡,本身就是淺山宗內部爭利,但卻方便了原本並不接壤的禦風宗和樂林門。況且,無論是北向,還是南向,都是山地丘壑縱橫,甚至絕境之地,最後不論道路,還是用於商業的經營用地,都是淺山宗出具,禦風宗入場,以其體量,多半還要占據較多股份,而自己作為此間的主人,反倒要吃不少虧。
而且,這裏麵還有一個關鍵的問題未能解決。
北木郡原本的發展計劃,實則是“築巢引鳳”之計,相鄰各宗出地,開辟商路,靈籠商會出錢出人,出貿易路線,並將利益分享給眾人,當然,其中靈籠商會也有自己的意圖,但尚在參與各方的承受範圍內。如今,合作的夥伴中少了靈籠商會,便少了一個出靈石出人的一方,三方都是宗門,且明顯都缺錢,合作怎麼能繼續呢?
“沒有靈籠商會入場,這裏的資金問題,如何解決?以及在股份的分潤上,冷掌門有什麼看法?”江楓本想拒絕,但想到問題叢生,沒必要第一時間拒絕對方的善意,當然,這是否是真正的善意,他現在還看不清楚。
“商會的問題我想過,沒有靈籠商會,此間也有其他商會願意入場,隻不過體量相比靈籠商會,要略遜一籌,不過這樣也有好處,倘若幾家商會共同入駐此間的話,可以成立一家新的商會,就如同靈籠商會一般。”
“同靈籠商會一般?”
“江掌門有所不知,此番靈籠商會高調入駐七盟故地,其背景已被有心人曝光,乃是由華帝門的第一商會靈韻商會,以及理門的第二商會東瀧商會,在多年以前,分別派人合並而成,我們要做的,隻不過是同樣一件事,打造一家在北木郡專營的新商會,至於具體的管理,以及三家所占的比例,可以按照出具靈石的價值來評估。”
原來是這樣。
江楓終於理解了靈籠商會內部戰略變化的根本原因,看起來,根源還在最初合並出資出人的兩家商會甚至背後的宗門身上。冷聽濤提出的方案,確實有可操作性,既然三家都沒錢,那就合力出資,並策動各自親近的商會出錢出力即可,最終大家坐下來商定,到底是誰出的錢多,自然就是牽頭人,並且按照比例,分潤此間的利益。
“隻有北木郡的話,是否價值不夠?”
“北木郡隻是個示範,之後大邑郡,以及土橋鎮,禦風宗的安塞城,我樂林門的同光城,都可以相繼劃入其中,歸這家商會打理,生意越做越大,對於三方來講都有好處,江掌門意下如何?”
“不錯的主意。”江楓點點頭,略有心動,不過也隨之警醒起來,這多座城池,雖然涵蓋了三宗各自的地盤,但試點的範圍,一開始卻局限在自家的北木郡,並且,如果己方出資太少的話,那麼這可能涵蓋甚廣的範圍,都會受到這家不受自己掌控的商會影響,同之前的北木郡方案相比
,這是最大的不同,北木郡最多不外乎一個較大的集鎮而已,而冷聽濤提及的方案,幾乎將整個淺山宗北部都涵蓋其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