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理的一番言論,讓諸葛亮大吃一驚。
人人有飯吃,人人有田種,人人有書讀,人人有錢花。
諸葛亮不知道此番道理是劉理年幼不懂事?還是年紀真有如此理想和抱負。
諸葛亮內心一番計較以後,決定考驗一下劉理。
“梁王殿下,你剛剛的一番景象,是何等的太平盛世,但要做到這些,你可知道,是一件多麼難得事情,梁王殿下,老臣想請教,不知在梁王殿下心中,何以立國?”
“呃···”,劉理猶豫了。現在是三國亂世時期,應以何立國?民生?軍事?經濟?科技?教育?這些都是後世的立國之本,缺一不可,可是現在,應該從何起呢?
看著眉頭緊鎖的劉理,諸葛亮輕搖鵝毛扇,臉上掛著自信的微笑。劉理現在的表現,在諸葛亮看來,先前的一番理論,隻不過是孩子亂而已。
“民生為立國之本”,劉理堅定地道。
嗬嗬,諸葛亮笑了,“那如果魏賊來犯,該如何處之?”
“相父,你試想一下,如果我蜀國老百姓人人能吃飽,身體強健,孩子有書讀,知書達理,家家有錢花,生活富足,如果魏賊來犯,他們會是什麼反應?他們是否會為了自己的幸福生活而奮力反抗,根本不需要動員,全國上下都會同仇敵愾,團結一心。當然,這些遠遠不夠,在發展民生的基礎上,同時還要發展軍事,經濟,科技,教育等等,如果這些都能實現,到時候魏賊來犯,恐怕魏國的老百姓都不答應”
科技?教育?這些新詞諸葛亮還是第一次聽,也不明白其中的含義。“梁王殿下,你可能不知道,現在局勢複雜,北有魏賊虎視眈眈,東有孫權兒,隨時都可能進犯我國,你剛剛的很有道理,可是錢從何來,糧從何來?”
“相父,這正是理兒要去民間的原因,錢從何來?從經濟發展中而來,糧從何來?當然是從田裏而來,土地就那麼多,但是我們可以想辦法提高糧食的產量,這就涉及到科技和教育。相父,不到民間四處走訪,成在這宮中,終究是井底之蛙,相父,請你理解理兒的一片拳拳愛國之心”
諸葛亮聽得雲山霧罩,別看諸葛亮在這個時期是大神一樣的存在,可是劉理的話,諸葛亮還真聽得似懂非懂。“梁王殿下心懷家國黎民,老臣佩服,不過梁王殿下年紀甚,如果老臣同意了,要是梁王殿下有個閃失,讓我有何麵目麵對先帝的囑托”
年紀甚?八歲,的確是有點,諸葛亮的話也深深刺痛了劉理,如果劉理現在告訴諸葛亮,自己現在還能活二十年,不知道諸葛亮還會覺得自己嗎?還會覺得自己時間很多嗎?
劉理現在隻有一個目標,尋找豆豆。什麼民生、科技,軍事,劉理才不會去管,曆史就是曆史,它有自己的印跡和走向,劉理不想因為自己,而改變曾經的曆史。
“相父不用擔心,我想這也是父皇的意思,理兒最近半夜時常夢到父皇,父皇教我要團結皇兄,為了蜀國百姓,為了恢複漢室江山,讓我勇敢一點,父皇在夢裏,理兒已經八歲了,已經是一個男子漢了”
諸葛亮有點不相信地問道:“先帝真的托夢給你?”
“不敢欺瞞相父,自從父皇給理兒托夢後,理兒早晨醒來感覺神清氣爽,想想理兒以前隻知道貪玩就悔恨不已,如果理兒不做點什麼,如何對得起對我諄諄教導的父皇”,劉理的極為動情,還用衣袖擦了擦自己並沒有眼淚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