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蒸蒸日上(1 / 2)

並且,將扶風那一套流水線式運作照搬到了範縣。

一時間,死氣沉沉的範縣瞬間變得熱鬧起來。其中,收益最大的當屬木匠、鐵匠。其次便是紡織,伐木工與重勞力亦是迎來了一波上工熱潮,因為陳宮給他們開出了尋常三倍的工錢。

不過數日,竟是有不少流散黃巾軍加入到陳宮的統籌之中。

在李孟派下的人入駐範縣之後,治安方麵亦是得到了穩定。陳宮這邊也騰出了手來,將所有精力全都投入到後勤工作之中。

望著蒸蒸日上的範縣,呂布心中生起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既然賢才名仕嫌棄我呂布出身背景不好,那我便招攬寒門。

至於用何種手段根本不需要呂布去煩惱,前人先輩們的智慧擺在眼前,拿來就能立刻用上!

科舉製度,是中國古代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製度。士子應舉,原則上允許自己報名參加,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長官特別推薦,這一點是科舉製最主要的特點,也是與察舉製最根本的區別。

科舉製改善了之前的用人製度,徹底打破血緣世襲關係和世族的壟斷。讓有能力的讀書人進入社會上層,獲得施展才智的機會。

有人科舉製開始於唐朝,也有人是開始於隋文帝年間。

大漢沒有科舉製度,出身名門士族的文人還好,手底下有著大把的機會。但是,出身寒門的文人才子卻是路途多坎坷,求學不易,入仕更是難如登。

存在即是合理,雖然大規模的推行基本上不可能,但規模的試點又有何不可。

如今,自己占據東郡,各縣衙要職空缺嚴重,如此賜良機,呂布就不信還吸引不來人才來投!

想到便做,呂布雖然心中有想法,但卻是一頭霧水不知從何入手。

“來人,去把陳宮請來。”

忙成一團亂麻的陳宮再次被呂布給喊了過來,也不矯情,入了書房便隨地而坐。

“公台,吾打算在東郡推行科舉製度,你看如何。”呂布。

陳宮一愣,皺眉問道“何為科舉。”

呂布很是隨意的將他所知道關於科舉的那一套對陳宮講了一遍。

陳宮聽完後不由得抹了把額頭汗珠,心中左右衡量盤算其中利害關係,不由得拍案而起,眼中放光!

“主公,此法甚妙!”

呂布見陳宮反應如此之大,心中更加肯定了幾分,或許科舉製真能在陳宮的推動下,在東郡正式實施起來。

“要論到考題,吾以為可分兩大類。”

呂布興致高漲,連忙問道“哦,哪兩大類。”

陳宮坐下來想了會,又站起身在書房來回踱步,少時這才拳拍掌心對呂布道“可分為內政、軍事。”

本以為陳宮會四書五經之類的,沒想到陳宮的想法是直接選拔實幹型的人才。

“那這題目,公台可有把握。”呂布忙問。

陳宮微微點頭,麵露自信,隨後更是招呼不打,匆匆離去。

呂布閑來無事便出了府邸,這些一直悶在書房,整個人都快不好了。

剛出府邸,卻是被眼下光景給驚到了。街道上,來來往往的人流好不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