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局勢大定(1 / 3)

邊關方麵,高順與呂布經過商議,已經做出了一係列的安排。

武都,繼續由高順鎮守,臧霸領兩萬新募步弓手去守五原,以防南匈奴從北方繞行,突入並州各郡。

上郡,緊貼草原,乃戰事最為頻繁之地,要想堅守此處,非經驗老道、深知匈奴習性的老將不可守。

在談到上郡的時候,呂布是想讓皇甫嵩駐守,但高順卻認為應該由朱儁防守上郡。

原因則是高順認為朱儁不善於打進攻戰,若要論固城防守卻很有一套。

最終,還是由朱儁駐守上郡,皇甫嵩被派到了幽州,總領幽州大一切事物。

一方麵防止鮮卑人再次入侵,另外一方麵則是為了看住公孫瓚。

公孫瓚心中不服,但手中兵馬多半在虎牢關一戰消耗的差不多了。

拳頭沒人家硬,隻能委曲求全,任憑皇甫嵩調遣。

至於西涼方麵,呂布對馬騰十分照顧,送去了一萬匹戰馬,兩萬兵士,還有大批的糧草。

對此,馬騰很是意外,他想不明白呂布為什麼會這麼照顧自己。

要知道,此前虎牢關一戰,自己也算是其中一鎮諸侯。

馬騰當然不可能知道,呂布是看中了馬騰的兒子馬超。

如此,是想要與馬騰打好關係,到時,等馬超長大了,也能順理成章的從馬騰手中要過來。

這事,呂布麾下很多人反對。

最終由陳宮出麵,經過多次勸阻,但呂布執意如此。

陳宮也沒辦法,隻能隨了呂布的意思。

呂布態度十分堅決,力排眾議,大力扶持馬騰。

馬騰一時間受寵若驚,還以為呂布是看中了自己的統兵能力,很是感動。

心中忽然有種遇到了伯樂,士為知己者死的衝動。

這事,時間一久也,就不了了之了。

撤離冀州之地之後,發展速度受到限製,但換來的卻是難得的安穩。

袁紹與袁術,對冀州展開了爭奪。

至於兄弟兩會不會因為地盤瓜分不均最終撕破臉皮,兵戎相見,那就不得而知了,但這絕對是呂布最希望看到的局麵。

之所以撤出冀州,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韜光養晦,積蓄實力,遠離戰火漩渦的最核心。

另外一方麵,自然是希望二袁為霖盤的爭奪鬥個你死我活。

在這個節骨眼上,正是各地諸侯相互爭鋒的最關鍵時期,誰都想要在先期占據足夠多的地盤。

邊疆三州,各地諸侯暫時是謀不到了,燙手不,對手又是實力最強大的呂布,沒人願意去觸這個黴頭。

即便是沒有了後顧之憂,呂布依舊沒有對匈奴動兵,而是選擇暫且休養。

別是他呂布身心俱疲,麾下將士那也不是鐵打的。

真當呂布閑下來的時候,還真有點無法適應,因為,這日子過得太安逸了。

住在豪宅,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府上仆從婢女成群,就是洗澡的時候,也有三兩個婢女負責伺候著。

準備出行的時候,都不用呂布提起,機靈的管事懂得察言觀色,已經是提前備好了馬,準備好所需的行裝。

在府中走動時,仆從婢女見著了呂布,總是會低下頭上一句主公安好,大將軍安好。

弄的呂布都快要飄到上去了。

呂布總算是明白了,這下間為什麼有這麼多人追逐權勢,不正是為了體驗自己此時享受到的這種身為人上饒優越感麼。

大遷徙過後,要忙的事情變的更多了。

整個朝廷忙的不可開交,幾乎人人都被安排上了,但呂布到是成為了最閑的那個人。

無仗可打的呂布,在閑暇的日子,沒事就會去陳宮的住所竄竄門。

好幾次,都被陳宮嫌棄,讓呂布不要妨礙他處理公務。

原本,這些事,是需要呂布親力親為的,但呂布根本應付不了,隻能由陳宮總領,代為處理。

隻有碰上一些大決策,大事件的時候,陳宮才會找來呂布,與呂布仔細商議,得到呂布的肯定之後,再去找陳群等人商議具體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