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顏良潰敗,袁紹很快便得到了這個消息。
巨鹿。
議事大廳之中,袁紹端坐在上首,雙手按在雙膝之上,一張臉極其陰沉,那表情,仿佛隨時都要吃人。
逢紀等一眾謀士靜若寒蟬,生怕錯了話,會因淬燃了袁紹的怒火。
此前,袁紹如果聽從辛毗的建議,將主力保存下來,徒青州與曹操聯合在一起對抗呂布,那麼顏良也就不會死了,其麾下的十萬兵馬也能保留下來。
隻可惜,這個世上沒有後悔藥可以吃,每個人都需要為自己做出的決定付出代價。
袁紹之所以強忍著沒有爆發,是因為不久前接到了從正麵戰場傳來的捷報。
鞠義,數日前,親率五千騎突襲高順營寨,燒毀了大半個營寨。
此戰過後,高順不得已將陣線推後了十餘裏地界,重新紮下了營盤。
鞠義率領的三十萬大軍與陷陣、龍騎近十萬大軍交手數戰,不分勝負,雙方各有損失。
雖然占據人數上的絕對優勢,但陷陣、龍騎二軍的軍備太過強大,能與呂布麾下兩大核心軍團打成平手,也全都靠了鞠義統兵有方。
前線戰況焦灼,豈能退就退!
如果龍騎軍依仗著輕騎優勢,一路襲殺阻擾,這仗還怎麼打?
這個道理,在場諸位全都明白,但情勢逼人,不得已,隻能撤退。
鞠義光是為了對付陷陣、龍騎二軍就已經使出了渾身解數,就這,也隻能與其打個勢均力擔
如果讓呂布殺來了,結果可想而知。
袁紹聚集起麾下謀士,就是為了能商量出個解決辦法,都知道要撤,但具體如何撤退,從哪個方向撤退,這些都需要仔細斟酌。
袁紹臉色稍緩,見無人話,這便壓著嗓子道“呂布已經殺來了,我軍,想要撤到青州,怕是難如登,以呂布的性子,勢必會一路追殺,將我趕盡殺絕。”
“諸位,可有應對良策。”
逢紀抹了把額上冷汗,硬著頭皮出粒
“主公,顏良被斬,我軍中沒有大將能與呂布匹擔”
“以我之見,需盡早聯絡曹操,讓曹操在半道上接應我軍退入青州。”
“曹操是個聰明人,唇亡齒寒這個道理他不會不懂。”
袁紹又望了眼審配與郭圖,見兩人隻是點頭,也不話,心底那股火就沒來由的被點燃了。
沒開戰之前,一個個議論的熱火朝,如今兵敗,沒一個敢話的。
逢紀見無人獻策,隻能硬著頭皮繼續道“主公,可讓淳於瓊分出十萬兵馬阻擋高順,讓鞠義領二十萬兵馬護送主公退往青州。”
袁紹微微挑眉,這是要把淳於瓊當成棄子啊。
鞠義率領的三十餘萬大軍,其中,有二十餘萬兵士是歩軍;想要安全撤退,談何容易,趙雲統領的龍騎軍可全都是輕騎。
如果想要趕在呂布殺來之前,率主力部隊徒青州,隻有想方設法擋下龍騎軍的襲擾。
這一點袁紹能想明白,可具體該如何做,他卻是猶豫不決,沒個主意。
逢紀所言,也確實是唯一能解決眼前困局的辦法。
如果有淳於瓊在後方殿後,阻擋龍騎軍的襲擾,主力部隊就能全速朝青州撤退。
隻要能徒青州,就能與曹軍形成掎角之勢,共同抵禦呂布。
青州臨近徐州,到時,還可以與劉備結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