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宋十年戰爭結束後,盡管局部地帶還時常發生些衝突,但是大的局麵總算穩定下來了。
對於鄭莊公來講,這種平平淡淡的日子並不是他想要的。他已經五十歲了,這個年齡在春秋時期已經屬於高壽了。他已經感到自己的體力和精力大不如以前,但是他依然保持著進取精神和年輕時代的工作強度。
鄭莊公十分清楚局勢要向何處發展:周王室日益衰微,文、武、成、康的餘蔭在平王時期已經消失殆盡了;桓王之所以還能夠受到諸侯的重視,隻是因為他還擁有“王”的虛名而已。子失勢,下必將出現諸侯爭霸的混亂局麵,而齊、晉、楚都是下霸主強有力的競爭者。
齊國人是炎帝的後代,又是王室與大國的姻親,具有強大的國力和號召力。齊國一直奉行溫和的外交政策,喜歡用使團而不是軍隊來解決問題,結果表明,這種政策比付諸武力要有效得多。齊國如果能夠徹底打破紀、魯、北戎鐵三角的鉗製,一定會成為華夏雄主。
晉國被太行山、中條山、黃河與呂梁山環抱,國險而多馬,易守難攻;而且晉人血統複雜,民風強悍,侵略性極強。晉人絕不會安居於一隅之地,一旦曲沃人統一晉國,晉國勢力必將迅速東擴。
楚國是從荒蠻之地崛起的國家。楚國從周昭王時期開始就成為王朝的不安定因素。楚國的開拓史像極了周人的開拓史,而楚國與王室現在的關係又像極了商末時期的周、商關係。楚人貪得無厭,靠威脅來取得盟友,靠吞並來擴張領土。楚國被中原諸侯稱為蠻夷,沒有人願意看見楚國成為華夏新主。
鄭國地處中原要道,如果把齊、晉、楚連接成為一個三角形,鄭國正好處於三角形的中心。無論哪國企圖稱霸,鄭國都是首先被爭取、爭奪或征服的對象;如果鄭國稱霸,將會遭到各個大國的攻擊。因此,鄭國不如主動親近其中某個大國,為即將到來的從屬地位尋求一座強大的靠山。
現在看起來,齊國是當然的不二之選,因此鄭莊公就積極向齊國靠攏了。
齊國姓薑姓,開國君主是齊太公薑尚。
薑尚本來是東夷人,他年輕時當過贅婿,後來被娘家人掃地出門。此時正值紂王執政時期,他為了生存,遊蕩於各個諸侯國之中。薑尚博聞強記、才華出眾,遊過很多國家的君主卻不得重用。他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一事無成,世間三百六十行,他從事過一半,因此被周圍的人稱為“老一輩資深社會活動家”。
薑尚年老之時在朝歌城裏開了個肉鋪,準備在此了卻殘生。但是上還是給了他一個機會——他在朝歌見到了西伯侯姬昌。
當時姬昌穿著便裝在朝歌城的市井間四處遊蕩——他在市井裏可以搜集到在宮廷裏無法取得的消息。姬昌偶然來到薑尚開的肉鋪,他發現這家店裏人滿為患,於是好奇地擠了進去,結果發現來聽薑尚講故事的人比買肉的人還多。姬昌駐足隻有片刻,就被薑屠戶的博學和口才所吸引。
當人們逐漸散去的時候,姬昌才得到機會與薑尚進行交談。幾句話過後,姬昌便決定將此人納入自己麾下,他告訴薑尚自己的真實身份,並薑尚可以到西周的渭水之濱等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