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郎之戰與惡曹之會(1 / 2)

鄭莊公在長葛之戰後便逐漸淡出諸侯們的視線。他這一生做了很多諸侯連想都不敢想的、直麵犯上的事,他建立了比先君桓公、武公更加輝煌的功業。他已經不需要再做任何事來為自己正名了——做什麼都是畫蛇添足。鄭莊公感到自己的健康狀況開始變差,就把人生最後的時光用在享受生活上。

魯桓公十年(B70),在鄭太子忽的倡導下,鄭、齊、衛三國聯軍與魯國爆發了郎之戰。發生的原因在前麵已經過了。

鄭國人派使者到齊國去請師。齊僖公本來是魯桓公的嶽父,但是他認為魯桓公胳膊肘往外拐,幫著紀侯算計自己。原來紀侯采納了魯桓公計策,並在桓公的積極斡旋下,終於成功地把公主嫁給周桓王;紀侯成了周桓王的老丈人,齊國在短時間內是拿紀國沒辦法了。所以齊僖公想給那個不安分的女婿一點教訓

不過齊僖公總算沒有與魯國徹底翻臉的意思,他隻派出了一支輕兵幫助鄭人助戰。為了照顧鄭國人的顏麵,又不至於把戰爭擴大,齊僖公又向衛國借了一支軍隊。諸侯們都清楚魯、衛的關係,知道衛軍就是來做樣子的。

魯桓公對齊、衛參戰極為惱火。但是紳繻,這正是齊侯用心良苦的地方,如果齊侯向宋國借兵,那麼這場戰爭至少要打三年。

敵我雙方在曲阜近郊的郎地展開戰鬥,不過戰鬥規模不大,場麵也不激烈,魯軍損失了一些步兵就退回城裏去了。聯軍耀武揚威地圍著郎城轉了一圈也各自回國了。魯國雖然戰敗了,但魯桓公還是堅持當年自己的做法是正確的。不過對錯已經不重要了。

魯桓公十一年(B701)年初,鄭莊公、齊僖公、衛宣公在惡曹(今延津東南)舉行盟會。鄭、衛關係經曆了一波三折之後,兩國君主再次坐在一起。

這是鄭莊公有生之年最後一次出席諸侯大會。齊僖公也知道鄭伯剩下的時間已然不多,為了給予那位齊國人民的老朋友以最高待遇,他特別邀請諸侯們的太子和公子們出席本次會議。就這樣,鄭莊公把他最喜愛的四個兒子太子忽、公子突、公子亹和公子儀都帶來了。

鄭莊公在大會上見到了齊國太子諸兒、“亞太子”公孫無知、公子糾和公子白。公孫無知是齊僖公同母兄弟夷仲年的兒子,齊僖公寵愛這個侄子甚於自己的太子,以至於竟賜給他太子的服秩;鄭伯由此斷定齊僖公去世之後齊國必有大亂。

鄭莊公還見到了公子糾的老師鮑叔牙、公子白的老師管夷吾和召忽,管夷吾的談吐引起他極大的興趣;他預言管夷吾一定會成為齊國的棟梁之臣。

鄭莊公也見到了衛國太子急子、公子壽和公子朔。他觀察到急子麵色陰沉憂鬱,公子壽一直跟隨他左右,不時與他低聲私語,好像是在勸解安慰;而公子朔則活脫脫一副人得誌的模樣;鄭莊公又預測衛國也將發生動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