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隨侯遵照盟約到成周去為熊通請求爵位。隨侯來得時機非常不湊巧(王師剛剛在對鄭軍的戰鬥中遭受慘敗),他請求內容又極為荒謬;周桓王聽罷暴跳如雷,砰砰砸著案幾叫道:“單是鄭寤生一個就夠鬧人的了,現在又冒出來一個楚通!更可恨的是這兩個人還是連襟!他們一定是串通好了來戲弄不穀的!數年後東周就要被一雙表兄弟統治了(楚太子屈瑕與鄭太子忽是姨表兄弟)!
“叔父!當年穆王封建隨國是出於什麼目的,你難道忘了嗎?你現在竟然為王室的敵人請求爵位,隨國還有存在的必要了嗎?百年之後你見到穆王,又如何向他辯解呢?王室雖然衰微,卻不是輕易可以被那些小諸侯要挾的!如果王室對於蠻夷的要挾都要屈從,那和亡國有什麼區別呢?”
隨侯嚇出一身冷汗,他不敢開口辯解,轉身灰溜溜地回到隨國。隨侯把結果向楚人做了通報,熊通對此早有心理準備,但他仍然認為隨國人沒有盡力,對盟約不忠,對楚國不敬。
魯桓公八年,受到蔑視和侮辱的楚國人決定對周王室進行軟報複。楚人效仿王室召集盟會的做法,向江漢一帶的諸侯派出使者,要求列侯必須出席由楚君召集的盟會。
盟會在沈鹿(今湖北鍾祥東六十裏)進行。除了隨、黃兩國君主,其他收到邀請或者受到要挾的諸侯都來參會了。楚子熊通在盟會上宣布稱王,他說:“我乃是蠻夷之人,不再受中原王朝的管製。”熊通戴上十二旒的冕旒冠,穿著華貴的禮服,在莊嚴的鼓樂聲中、在諸侯大夫的簇擁下登上王位,像天子一樣接受公卿諸侯的朝拜。
盟會結束後,楚武王派蒍章去譴責黃國人。黃國人姓嬴姓,位於今河南潢川附近、淮河南岸。黃國與楚國素無來往,又與東周關係密切,所以沒有參加盟會。
但是盟會的成功舉行和蒍章的到來使得黃國人的政治立場發生重大改變。黃人認為:與其為尊崇一個徒有虛名的王室而遭受武力威脅,還不如與現實中的強者站在一起。因此黃伯就向使者表達了歉意,表示願意加入南方聯盟。
對於隨國,楚武王認為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訴諸武力。他命令參會的每位君主帶領一個觀察團跟隨楚軍討伐隨國。楚武王要讓那些小諸侯們好好看看,看楚國人是怎麼教訓那個他們曾經服從的昔日盟主的。
隨侯這兩年不能說不勤政,但是季梁對他的限製過於苛刻,他就又懷念起和少師混在一起的日子來了。少師麵容英俊,情商極高,又彈得一手好琴,吟唱色情小調的水平在漢東無出其右。
隨侯把白天的時間交給季梁,把晚上交給少師;於是他就過著白天勤勉盡責、晚上放蕩淫亂的生活。但是對於一個喜歡墮落的人來說,還是和淫棍混在一起心情舒暢啊!如此一來少師便再次得到隨侯的寵信,他的地位也又超過季梁了。
楚軍在隨國遠郊一個叫速杞的地方駐紮下來以等待隨國的反應。
隨國公室在對待入侵者的態度上發生了分歧。季梁認為應當首先請和,如果楚人拒絕求和,國人一定會被激怒,從而全力作戰;楚軍數量雖然處於優勢,但是出師已久,敵人士氣雖高,但身體疲憊、軍心懈怠;兩軍如果在此狀況下交戰,隨軍一定會取得勝利。
而凡是季梁提出的,少師都會反對。少師主張“速戰速決,不給敵人以逃跑的機會。”並說現在是檢驗國家治理成果的時候。
隨侯最終采用了少師的提議,決定與楚軍展開一場堂堂正正的陣地戰。
季梁已經無法阻止軍事衝突,他在無奈之下建議說:“楚國人以左為尊,楚君和精銳士卒必在左軍。楚國右軍力量弱小,所以我們應當首先全力進攻右軍,擊敗右軍之後再合兵一處夾擊左軍,如此一定可以取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