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桓公十三年,楚軍被羅、盧聯軍擊敗,太子莫敖自殺。本次戰敗導致的惡果在不斷發酵——先前屈服於楚國的小諸侯們陸續脫離聯盟,楚國慢慢失去了江漢地區的領導地位。
楚武王召集了一次大規模的禦前會議,他說道:“戰敗對於一個小國是再平常不過的事,因為小國的實力就那麼一點點;但是對於大國則不可不重視,因為大國比小國更加懼怕戰敗,所以大國隻會打有把握的必勝之戰。莫敖是孤的兒子、楚國太子、未來的國王;現在楚國被小國擊敗、莫敖自殺、諸侯皆叛。
“伐羅之敗,禍在楚國,罪在孤。如果不能滅亡羅、盧,不為楚國雪恥,不為莫敖複仇,楚國必將被諸侯所輕視,孤也會死不瞑目。諸位都知道楚國有多少敵人——整個天下的人,到那時楚國一定會國無寧日,被敵人滅亡。
“王子貲,你現在是最有希望繼承王位的,但是這個可能性要由你自己去爭取。如果你能夠在孤有生之年滅亡羅和盧,孤就封你為太子;如果不能,楚國就會滅亡,無論封誰都沒有意義了。”
王子貲向父親再拜稽首說:“我與敵人不能同生,如果不能滅亡兩國,兒臣將朝夕去見莫敖。”
其後的兩年間,楚武王一直住在王宮的偏室裏,穿著粗布的素袍,吃著簡單的食物,撤掉鼓樂儀式;大臣們也都效仿他的樣子。君主大臣們除舉行重大祭祀活動或者必要的儀式,就不再舉辦宴會了;很多樂師和廚子沒了生意,於是跑到其他國家找事做去了。
楚武王增加了軍賦,楚人加快了製造戰車、船隻、器械和甲胄的速度。但是由於貴族們過起了節儉的生活,揮霍的少了,整體賦稅還是減輕了。楚武王又免除了服役者的賦稅,這樣就可以征集更多的青壯年進行長期軍事訓練。
太子貲和軍官們基本上就生活在軍營裏,他們和普通士兵一樣,每天做的就是訓練、吃飯、睡覺這些枯燥單調的事。
羅國和盧國人嚇壞了,因為楚國從來沒有對其他國家表現出如此強烈的敵意和毀滅的決心。兩國君主感到亡國無日,便賄賂其他諸侯,希望他們能夠從中斡旋。
楚國人對斡旋者說,隻要莫敖能夠死而複生,他們可以考慮與兩國和解。
後來由於使團太多,楚人被搞得不勝其煩,於是發布公告說,無論哪國、如果再因為那兩個國家的事沒完沒了,都將被視為楚國的敵人;楚國會在滅亡兩國後立即進攻他們。這樣一來才使得列侯們知難而退。
當時的楚國未必比齊國強大,羅與盧加在一起也未必比紀國弱小,但與齊國滅亡紀國不同的是,楚國發誓要用戰車踏平兩國而不是依靠計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