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衛惠公複辟 三(1 / 2)

在齊師取得勝利的時候,包圍都城的聯軍卻遭受了不小的損失。原來三國軍隊本是被齊國人牽著鼻子才走到這裏的,既然這場戰爭不能為列國帶來什麼好處,統帥們就顯得十分懈怠。衛國人得知整個齊師都被調走準備迎戰王師、聯軍力量大幅減弱的消息,便決定對敵人發動突襲。

衛國人觀察到陳國的軍營修建得十分簡陋,軍官們疏於防守,士卒行動散漫,衛國人馬上就把對方當成打擊的對象。當天夜裏,衛軍在公子職的帶領下突然對陳軍發動夜襲。

衛軍熟悉地形,他們從幾個比較容易突破的地點攻入軍營;陳軍則毫無防備,營中人叫馬嘶頓時亂成一團;士兵找不到自己的上級,軍官也找不到自己的屬下;陳軍一時組織不起有效抵抗,人們四處逃竄,到處都是火光,恐慌的情緒從幾個點迅速蔓延到整個軍營。

戰鬥持續了一個時辰。當宋、蔡援軍趕來時,衛軍已經撤進城裏,而陳軍的一半軍營已經被摧毀了。

聯軍連夜加強防守,王師被全殲的消息在第二天晚上傳到聯軍耳朵裏;聯軍大肆宣揚這個“噩耗”,衛國人就縮進城裏不敢露頭了。

齊師在第四天傍晚回到城外,齊襄公對三國將領的惰怠感到不滿,於是對下屬發了很多牢騷。由於諸侯軍隊已經開始厭戰,齊襄公認為既要速戰速決,又不能把寶押到友軍身上,所以需要新的生力軍加入。

齊襄公隨即向魯國派出使者,要求魯國人出師助戰。魯莊公不敢拖延,很快便親率大軍與殺父仇人合兵一處,準備對衛國發動最後的進攻。生力軍的到來使得聯軍士氣大振,齊襄公很快便重新部署了攻城任務。

此時,衛惠公的內心卻十分糾結:因為這場戰爭由他而起,每死一個衛國人,他的罪孽就要加重一分;他每每想到此事,就變得焦躁不安,他希望在取得勝利的前提下盡可能減少傷亡。

衛惠公那並不精明的腦子裏逐漸形成了一個計劃,他私下裏向齊襄公請求,請對方給他一個通過陰謀手段達到戰爭目的的機會。齊襄公認為如此不失為一個好手段,馬上批準了他的請求。於是衛惠公就把間諜派進城裏去找到他的母親宣薑。

原來,宣薑與昭伯一直住在國內;宣薑懷上昭伯的孩子後,昭伯也對她也產生了感情,衛惠公幹脆就把母親嫁給昭伯了。這樣一來,她雖然不再享有先公夫人的待遇,但是總算獲得了安全。

在衛宣公執政時期,昭伯屬於左右二公子一派,他同樣非常厭惡衛惠公,所以他在驅逐衛惠公的行動中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

宣薑在身居高位時肆意妄為,在寄人籬下時也能忍辱負重。但是地位的下降卻不耽誤她繼續耍陰謀詭計:她不遺餘力地挑撥丈夫與二公子的關係,希望通過除掉二公子來迎回衛惠公。

實際上,二公子身邊也不缺乏像她那樣裏挑外撅的壞人,隻不過那些人的目的不是要把惠公請回來,而是要把昭伯趕出去。

結果在別有用心的人的挑唆下,三位重量級人物之間的關係開始出現裂痕。後來昭伯在指揮對抗聯軍的某些戰鬥時表現得比較差勁(因為能力所限),二公子懷疑他有不臣之心,於是剝奪了他的指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