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無知弑齊襄公 一(1 / 2)

謀殺的種子實際上在一年前就已經埋下了。

原來,齊襄公在把衛惠公送上君位後不久就開始擔心起安全問題來。黔牟在成周上躥下跳,痛述齊國人對王室和衛人犯下的滔天罪行;他痛哭流涕現身說法,極力遊說大夫們對齊國進行報複。

最後,他看到自己已經成功挑撥起周人的不滿,但是效果還差那麼一點點;他就祭出了殺手鐧:“你們或許認為戰場無暴行、或許覺得左右二公子顛覆公室在先,所以沒有把齊諸兒當成暴君;但是,請你們不要忘記齊諸兒的夫人——王姬公主吧!小公主僅僅因為看不慣齊諸兒的淫亂生活,就被他囚禁在冷宮裏,饑寒交迫而終!難道迫害無辜的王室公主仍然算不上暴行嗎!”

盡管周莊王還沒有正式表態,但是有些大臣已經控住不住憤怒的情緒了;他們一麵極力聯合更廣泛的力量,一麵準備聯名提出懲罰齊國的議案。

齊襄公因此緊張的不得了。後來又傳來小道消息說,在黔牟的鼓動下,齊襄公的敵人已經秘密達成協議並準備進攻齊國。齊襄公在統治齊國十年間在諸侯中樹敵眾多,他對自己的臭名昭著有著深刻的自知之明,他不敢掉以輕心,於是即刻開始部署防禦力量。

臨淄西麵有一條小河名叫“時水”,它是臨淄的天然屏障。時水發源於臨淄西南約四十裏處,小河沿北偏西蜿蜒而上,在距離濟水十裏處折向東北注入渤海。時水東岸有一個叫葵丘(又稱渠丘)的城邑,葵丘扼守著時水渡口,因此被稱為臨淄的西大門。如果王朝的軍隊從西麵進攻,必然先要占領葵丘。

齊襄公決定派連乘和管至父兩大夫領軍戍守葵丘。春秋時期由於社會生產力低下,諸侯國除了衛戍部隊以外不設常備軍;因此,如果沒有特殊情況,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征集軍隊長期駐守某個城邑。

戍邊可是個難熬又無利可圖的苦差事啊!葵丘是個小邑,遠比不上繁華的臨淄,生活單調枯燥,士兵們又都是精力旺盛的年輕人,因此兩位指揮官十分關心駐守期限。

此時正值夏曆七月,是甜瓜上市的季節。齊襄公拿起一個瓜對兩人說:“以明年瓜熟為期,及瓜而代。”

一年很快就“慢慢”地過去了,轉眼又到了甜瓜成熟的季節。駐守期限已經屆滿,可是臨淄那邊卻音信皆無,就好像那兩個人和守軍已經不複存在了似的。

兩人麵對臨淄望眼欲穿,卻望不見君主的信使。於是兩人特地向齊襄公獻上兩個特大號的甜瓜和一堆小瓜,並寫信委婉地提醒他不要忘記自己的承諾。

然而國君的回信卻是十分傲慢無禮的,信中問道:“你們送來的瓜為什麼都不熟?”並說現在正是農忙季節,農田遭遇大麵積蟲害,所有人都在忙於滅蟲減災,整個齊國也隻有你們無所事事。既然如此,兩位為什麼不消停地呆在葵丘享清福呢?你們就算幫不上忙也不要再給寡人添亂了。

這封信不但沒有安撫人心,反而產生了副作用:因為連管兩人的封邑也遭了蟲災,而士兵們也都是有田產的人,這就意味著他們的農田所遭受的損失恐怕是全齊國最嚴重的。因此軍隊上下人人心急如焚、歸心似箭。甚至有人猜測說,搖蕩軍心或許就是齊襄公想要達到的目的;他就是希望這支軍隊發生兵變。

對於齊襄公的糟糕脾氣,兩人都深深地領教過。他們不敢繼續提出要求,隻好尋找其他救濟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