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與虢之間隔著虞國。虞國位於山西陸平,是當年西周進入殷商京畿之地的重要通道;虞國的開國君主是周太王(公亶父)的長子太伯。太伯沒有兒子,便將君位傳給弟弟虞仲。武王克商後,加封虞君為公爵,爵位與兩虢和宋相當;由於周王朝統一了華夏地區,虞國的戰略位置就失去了先前的重要性,國家便慢慢衰落下去。
在晉與虢數十年的恩恩怨怨中,虞國盡量保持中立,不使自己得罪任何一方,但是虞國的地理位置卻絕不會給這個國家帶來長久的和平。
不久前,一個叫“冀”的小國(今山西河津東北)曾進犯虞國的邊邑;晉國人為了懲罰冀國無視地區霸主的魯莽行為,同時也為了拉攏虞國,就狠狠地教訓了冀國人一番。
魯僖公二年(bc658)春,耿、霍、魏三地秩序已經恢複正常,進攻虢國的議案又被提到朝會之上。
荀息認為,討伐虢國必然要借道虞國,所以如何借道才是問題關鍵;虞公老而昏聵、心中無誌,隻求安安穩穩度過晚年。虞公喜好寶馬美玉,隻要把屈地出產的寶馬和垂棘之地的玉璧送給他,他得到自己想要的、又畏懼晉國的實力,必然會同意借道。
晉獻公感到心髒瞬間向內坍塌縮成一個微型黑洞,他捂著胸口說道:“荀叔!恐怕虢國沒有滅掉,寡人的心先要痛死了!”
荀息說:“君侯如果滅亡虢國,虞國就像晉的邊邑一樣,寶馬美玉終究還是君侯的,有什麼可以心痛的呢?”
晉獻公穩定下情緒接著說:“虞國有位名臣叫宮之奇,他一定會識破你的計謀。”
荀息說:“宮之奇當然會。但是他性情懦弱不能強諫;況且他自幼就是虞公的夥伴,虞公雖然與他十分親昵,卻也不會重視他的意見。”
晉獻公隨後派荀息出使虞國。荀息首先向虞公獻上寶馬美玉,然後提起晉國為虞國打抱不平的事,將恩惠強加在虞國身上。他最後說道:“虢國無道,在邊境線上修建了諸多堡壘,以此劫掠我國南部的邊境地帶。寡君命臣來向大國君主請求假道大國,以問罪於虢。”
結果,那個利令智昏的家夥不但完全答應了晉國人的請求,而且主動請纓以虞軍做為伐虢的先導部隊。宮之奇當庭表示反對,但是虞公根本不予理睬,聯合伐虢的約定就這麼達成了。
這次伐虢行動由晉獻公親自指揮,一是因為他對虢國懷有刻骨仇恨,二是因為申生已經被剝奪了指揮權。
虞軍首先搶占並封鎖了黃河渡口,切斷了虢國南北之間的聯係;晉軍隨後包圍了孤立無援的下陽,並且在很短時間內將它攻下。上陽的援軍企圖渡過黃河強行登陸,但是始終無法突破虞軍的防線。下陽失守後,河北地區再無大邑可以抵禦敵人的進攻;虢國位於黃河以北的國土便全部淪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