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城濮之戰 七(1 / 2)

晉文公對這個計劃讚不絕口。就下令把宛春抓起來,把他的隨從們驅逐出去。隨從們狼狽逃回楚營,向子玉報告說,宛春因為對晉君無禮和‘從事間諜活動’被晉人扣押了。

令人抓狂的消息還沒有完。子玉又接到了衛成公和曹共公的來信,子玉自言自語道:“曹伯竟然可以寫信了,他應該恢複自由了吧?應該帶來好消息了吧?”

但是兩人在信中無卻一例外地把他罵得狗血噴頭,兩人又傲慢地告訴他說,晉與曹、衛本就屬於兄弟之國,晉侯已經同意他們複國,楚國作為外人,就不必為兄弟之事操心了。

子玉已經徹底癲狂,要不是身邊的人一擁而上、將他死死抱住,他肯定會拆了自己的軍帳。子玉平靜下來後立即發出進軍的命令,楚、陳、蔡三國軍隊立即拔營北上與晉軍展開決戰。

晉文公得到軍報後,傳令軍隊向北撤退三舍之地(九十裏)。軍吏們對命令普遍感到不解,他們擔心晉文公被來勢洶洶的敵人所嚇倒,於是說道:“君主逃避大臣,應當感到恥辱!而且楚師已經在外太久,已成老師疲態了,我軍為什麼還要撤退呢?”

狐偃回答說:“軍隊理直為壯,理屈為老,不在久與不久。沒有楚人的恩惠,君侯不可能登基。當年君侯曾經許諾,如果晉楚兩國交兵,晉軍將‘退避三舍’以報答楚君的恩德。如果君侯背棄諾言以怨報德,將會激起楚軍的極大鬥誌,那麼理屈在我,理直在楚;我們失去信義,靠什麼和楚軍作戰?如果晉軍後撤而楚國也回師,我們還有什麼奢求呢?如果楚軍執意作戰,以臣犯君,理屈的就是對方了!所以你們不要懷疑,還是馬上執行命令吧!”

四月初一,晉軍、崔夭率領的齊軍、小子愗率領的秦軍,到達城濮(今山東鄄城西南三十裏一帶)並在此等待敵軍。

子玉收到了晉軍後撤的消息,將軍們紛紛勸說他正好可以“允當則歸”,因為晉君已經做出巨大讓步了,楚軍可以說是凱旋而歸了。但是子玉執意要和晉人決戰。三天後,楚軍到達城濮,背靠丘陵紮下軍營。

晉文公在巡營時聽到有個車夫在唱小調:“原田每每,舍其舊而新是謀。”原田就是休耕的土地,歌謠中似乎有責備晉文公忘恩負義的意思。晉文公覺得軍心似乎有些不穩,再加上楚軍咄咄逼人的氣勢,他也生出了與楚成王同樣的擔心。

回到軍帳,晉文公向大夫們表達了自己的疑慮。

狐偃說:“一定要作戰!如果戰勝,晉國就會稱霸諸侯;就算戰敗,晉國表裏山河,足以抗擊外敵入侵。”

晉文公說:“那麼寡人要把楚人的恩惠置於何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