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齊商人篡位(1 / 2)

公孫敖之死的情況在前麵已經敘述過了。周頃王是在春天駕崩的,繼任者是周匡王。周頃王在位六年,他在短暫的執政期間裏沒做出過什麼值得記載的事(除了四處化緣為周襄王舉行葬禮的事),他活著的時候無聲無臭,死了就更沒人記得了。

原來周襄王去世後,新王發現曾經充盈的國庫經過周惠王的揮霍和大度(周襄王曾把京畿之內大片土地賜給晉文公,結果喪失了那些城市的供奉),現在已經空的連毛都不剩了,於是他就派毛伯到魯國去請求一筆安葬費。公孫敖奉命去送財物,結果他半在路上席卷公款跑到莒國去了。

魯文公不得派叔孫得臣第二次去送財物。由於魯國和其他諸侯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才使得周襄王的葬禮辦得不至於太過寒酸。

齊昭公是在五月份去世的。他在執政期間恢複了很多有利國家的法令;他對內息民養生,對外結好諸侯,齊國在他治理期間總算扭轉了頹勢並走上正軌。

但是這樣一位明君卻把自己的家事搞得一團糟:魯國籍的子叔姬貴為夫人卻不受寵,她的兒子舍貴為太子也不受寵(所以沒什麼勢力);而受寵的公子卻幼不堪事。

齊昭公去世後,君舍即位;當時公室的頭號權臣是齊昭公的弟弟公子商人。商人有著季友的做派和慶父的野心;齊昭公沒有看透他的本性,結果竟然把自己年輕的公羊(兒子們)交給那頭大野狼看守。

齊昭公死後,商人隨即控製了朝政,並開始為篡位積極做準備。君舍意識到性命不保,又不甘心坐以待斃,於是企圖展開絕地反擊——君舍找來幾個死黨,要求他們在商人上朝的路上刺殺他。但是黨羽中出現了見風使舵的叛徒,結果刺殺計劃就被完完整整地泄露給了商人。

商人決定搶先下手,秋七月的某天夜裏,商人帶著叛亂武裝闖入公宮。宮廷衛隊長事先已經被收買了,他引導著商人趕到君舍休息的地方,商人便親手殺死了自己年輕的侄子。

齊昭公當年殺害孝公的兒子篡奪君位,現在他的兒子又被兄弟殺死;曆史產生了輪回,兩段血腥的曆史竟然驚人地相似。

商人還劍入鞘,他布置好防衛工作後立即去見兄長公子元。他用沾滿血汙的手扶著公子元的肩膀,麵色凝重、態度誠懇、語氣堅定地說:“舍殘暴不仁,妄圖清除公室諸大夫,代以頑劣之人。我和大夫們已經清除了那個一夫。國家不可無君,你是兄弟們中最年長、威望最高的,大夫、國人都擁護你,就請你不要辜負眾望,加冕登基吧!”

前麵說過,齊桓公去世後齊國發生了五公子之亂。公子元一直深得齊桓公寵愛,他年輕氣傲、野心勃勃,是爭奪君位的熱門人物;而商人則跟在他屁股後麵搖旗呐喊。

後來太子昭在宋襄公的幫助下奪取君位,公子元被迫流亡。公子們為了推卸責任,把所有罪名都扣到公子元頭上。公子商人與公子元關係最為親近,所以在揭發他的罪行時表現得也最積極、塗黑也最嚴重。公子元後來被召回齊國,他認清了商人的真麵目,隨即與商人斷絕了來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