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平陰之戰 二(1 / 2)

在當年的冬季裏,宋國人一直在全力備戰。人們加高加固了城牆,囤積糧草物資,製造兵甲戰車,又還在城外修建了兩個要塞。總之一個國家能為迎接戰爭所做的,宋國都做了;宋國人即害怕又興奮,每個人都想和敵人痛痛快快打一仗。

魯隱公十年(BC713)二月,鄭莊公、齊僖公、魯隱公在魯國的中丘會麵。由於當前形勢相比去年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宋國已經做好迎戰的準備,伐宋方案也必須做出相應調整。

鄭莊公認為:伐宋的目的是為了討伐不敬、取得利益、削弱敵國;商丘既然已經固若金湯,聯軍就不能再執行去年製定的圍攻計劃了。

“傻瓜才會進攻一座防禦完備的城市哩!宋國管轄數個大邑,又不是隻有一個商丘城。宋與夷把防禦力量收縮在國都周邊,其他城邑必然空虛。我們隻要攻占幾個大邑,達到削宋國的目的,寡人就可以向天子複命了。如果宋軍趕來救援,敵人長途跋涉,勞累不堪,而我們兵力處於優勢,又能以逸待勞,宋軍則必敗無疑。”鄭莊公這樣說道。

他的提議被通過了。夏五月,伐宋之戰正式拉開帷幕。鄭軍從新鄭出發,一路北上到達濟水,然後乘船順流向東,穿過曹國,在茅地(單縣北)登陸;公子翬率領魯軍先頭部隊到達極地(單縣西北);齊軍則駐紮在鄭、魯兩軍之間。

聯軍的目標是宋國的兩個大城邑,一個是郜,一個是防。郜本來是個國家,開國君主是周文王的兒子,郜國在入春秋前被宋國所滅;防又被稱為“西祊”(周宣王封給鄭桓公的土地稱為“東祊”)。

宋殤公得到情報後憤怒不已,他先把鄭莊公的祖先依次罵了個遍,然後恨恨地說:“大家都來看看鄭寤生這個膽小鬼吧!他不敢與宋國展開堂堂之戰,竟然溜到邊境幹打劫的勾當去了!鄭人是仗著齊國和魯國人撐腰才敢與宋國為敵的,否則鄭寤生去年就會和寡人開戰了!他們既然繞過商丘跑到東方去,就別想再回國了!寡人將就要在茅地消滅鄭人!”

但是孔父嘉不同意宋殤公的做法,他說:“鄭人不敢正麵發動進攻,正是因為畏懼宋國強大的軍力;如果我們分散兵力同敵人在邊邑作戰,就會中敵人的詭計。臣以為可以派出少量兵力加強郜和防的防守。這兩個城邑肯定會失去,隻是早晚的問題。但是沒關係,因為我們一定會最終戰勝敵人,到時候兩城自己就回來了。

“現在鄭軍主力都在茅地,國內空虛;我們正好趁此機會突襲新鄭。鄭人得知都城被攻一定會匆忙回師;齊、魯不能獨留,也會撤軍,國家的危難就可以得解了。我們再截擊撤退的鄭軍,一定會大獲全勝。”

但是宋殤公有種寧可爛掉整條手臂也舍不得斬斷手指的執拗脾氣,他固執地要求與鄭軍主力決戰。他的方案與勇氣無關,他隻是更擔心即將失去的利益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