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平陰之戰 五(1 / 2)

當年,晉獻公對把伯姬嫁給秦穆公進行占筮,占筮的結果遇到了“歸妹(兌下、震上)”之“睽(兌下、離上)”的卦象。卜官史蘇說:“不吉。爻辭說:‘士刲羊,亦無衁也;女承筐,亦無貺也。西方鄰國多有責難,無法對其補償。

“‘歸妹’之‘睽’,嫁女卻遇乖離。震之離與離之震相同,為雷為火,為嬴敗姬;車輪脫離車軸,大火燒毀軍旗;不利於出師,將在宗丘失利。‘歸妹’‘睽’孤,敵寇拉開長弓,侄子跟從姑母;六年叛逃,逃回晉國,拋棄家室,明年死於高粱之墟。”

晉獻公說:“侄子跟從姑母?姑母就是伯姬吧?那是第三代的事了,肯定不是寡人造成的,也與寡人嫁女無關。”

結果最喜歡與占卜結果對著幹晉獻公便毫不猶豫地把伯姬嫁到秦國去了。

現在晉惠公想起這段故事,不禁長歎說道:“都是先君的錯!他如果不進行占卜、或者能夠聽從史蘇的勸告,也不會引發敗德之事!寡人也不會落到今天這個地步。”

韓簡此時正站在一邊,他回答說:“龜甲顯象(抽象),筮草顯數(具體);有德以後才產生象,有象之後才滋生數。先君的的德是因,卦象是果,所以先君作出的敗德之事怎麼會是由筮草之數引起的?先君即便遵從占卜的結果,又會有什麼改變?詩說:‘下民之孽,匪降於天;噂遝背憎,職競由人。’”

韓簡在評價晉獻公的同時也捎帶指責了晉惠公,可是後者那愚鈍的腦子根本反應不過來,他隻是繼續埋怨父親不該把姐姐嫁給那個隔壁的冤家。他卻沒有想到,如果沒有姐姐以死相逼,他的小命早就被秦穆公奪走了。

冬十月,呂甥帶領使團來到秦國,q j雙方開始舉行正式談判。兩國就釋放晉惠公及交付人質、割讓土地、繳納供奉等問題進行具體進行磋商。

在此期間,秦穆公向呂甥問起晉國的現狀,詢問政局是否穩定、人民是否和睦。

呂甥回答說:“晉人不和睦。小人對君侯的被俘感到可恥,對親友的戰死感到悲痛。他們不懼被征入軍伍,而且願意立太子圉為新君,還說:‘寧可侍奉戎狄,也要報仇雪恨。’但是君子們熱愛寡君,也了解他的罪行,但是不以他的被俘為恥。君子們也不懼被征入伍,但是他們認為需要等待秦國的命令。君子們說:‘必須報答秦國的恩惠,有死無二。’因此晉人才產生不和。”

秦穆公繼續問:“晉人怎樣看待他們的君主?”

呂甥說:“小人悲戚,認為君侯必不免於難;君子則否,堅信君侯會平安歸來。小人說:‘我們屢次欺騙秦國,又拒絕報達秦恩,秦人怎麼會放他回來呢?’君子說:‘我們知罪了,秦國一定會禮送君侯。懷有貳心就擒獲他,臣服之後就懷柔他;沒有比這更深厚的恩德了,沒有比這更威嚴的懲戒了。臣服者感念恩德,有貳心者畏懼懲戒。韓原一戰,秦可稱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