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朝時,晉昭公問如何應對中原局勢,韓起表示晉國沒有參與到楚、蔡戰爭之中的必要,隻需要靜觀事態發展就可以了。
但是中行吳卻表示反對,他說:“晉國當時不能救陳,如今又不能救蔡,哪個諸侯還會親附晉國?沒有諸侯親附,晉國還能自詡為‘盟主’嗎?作為盟主卻不能挽救諸侯,要盟主還有什麼意義?”
晉昭公說:“夫子說的對,晉國隻要還是盟主,就不能坐視楚國胡作非為。”
晉人緊急召集盟會。罕虎預計盟會之後可能要出師與楚軍對抗,於是集合起一支重兵。子產說:“諸侯與晉國共進退的好日子已經一去不複返啦!這次盟會走不了太遠,救不了蔡國。楚國大而無道,蔡國小而張狂;上天將要用拋棄蔡國來壅塞楚國。蔡國必亡,國家喪失君主還能取得勝利的先例幾乎沒有。但是三年之內,楚王必然遭殃,美、惡周行必返,並加於自身。楚王的惡行馬上就要完成一周了。”
秋,韓起、國弱、季平子、罕虎、華亥、北宮佗、曹人、邾人在衛國相會,議題是如何救蔡國於未亡。與會者都不願意出師救援,不願意卷入兩個邪惡國家之間的戰爭。
北宮佗的發言說理尤為透徹,他說:“救蔡不是關鍵,與楚國為敵才是。救蔡無論能否成功,我們都要做好與楚國打第二場八十年戰爭的準備。試問盟主和諸位、做好迎接戰爭的心裏準備了嗎?”與會者發出很大的議論聲讚同他的講話。
韓起性情懦弱,沒有力排眾議、強行命令諸侯進軍的膽魄,結果本次盟會竟然連歃血儀式也沒有舉行(因為沒有達成約定)。韓起為了使盟會看起來不至於毫無建樹,於是請各國使者在原地等候一段時間,他把大夫狐父派到楚國去為蔡國求情。
狐父地位低下、人微言輕,沒有資格見到楚靈王;而楚靈王為了羞辱晉人,派出一位地位更低的人物接待他。楚人告訴他:“勸說不能滅亡或存續國家;楚國耗費巨大民力、興舉國之兵包圍蔡國,大國竟然想僅憑語言就使我國退兵,真是對我國的極大藐視!蔡侯無道,弑君棄民;大國如果執意要挽救無道之國,就請在戰場上相見!”
狐父回去向韓起報告情況,諸侯大夫們的眼睛齊刷刷盯著韓起,韓起說:“鄭莊公說過,‘多行不義必自斃’,‘不義不昵厚將崩’。既然上天已經懲罰了蔡侯,我們就靜觀楚王如何自斃吧!”
於是各國使者便各自回國了。
在蔡國方麵,蔡人收到蔡靈公被殺的噩耗後,便在倉促間將太子友推上君位。但是太子友拒絕加冕,他說:“敵軍一日不退、先君靈柩一日不返,我就一日不加冕。”
蔡人隨即開始進行戰爭準備,楚軍於四月中旬到達都城上蔡西門外。王子棄疾見郊外的蔡人已經疏散得幹幹淨淨,民房被焚毀,水井被填埋,樹木被砍伐,農田也被破壞殆盡。棄疾不得不派雜役到數十裏外去搜集木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