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 華、向之亂 二(1 / 2)

魯桓公二年(BC710)春,宋殤公在人生中最後一次下達了征討鄭國的命令。國人已經疲於出戰,人們敢怒不敢言,隻得垂頭喪氣、拖拖拉拉地進行準備。華督見時機已經成熟,便開始實施自己的罪惡計劃。

他暗中把自己的黨羽召集起來,對他們說:“又要和鄭國開戰啦!戰事已經持續了整整十年,什麼時候才是個盡頭?你們有沒有想過,我們為什麼作戰,又期望得到什麼結果呢?

“宋公開戰的唯一目的就是為了殺死先公的太子,但他的君位可是先公傳給他的呀!沒有先公遺命,他就是個落魄公子而已。現在整個宋國都替他背負忘恩負義的惡名和戰敗的恥辱了!

“與鄭國進行的是一場注定無法打贏的持久戰,宋人因逃避兵役使得軍賦大量流失,城邑被廢棄,土地無人耕種,國家越來越弱。最丟人的是,這些年被鄭國俘獲的士兵都能組成一支完整的軍隊了!如果鄭國人把他們武裝起來發動進攻,宋國就要被自己的奴隸兵攻陷了!

“看看你們家族的現在的慘狀,再回憶下十年前的樣子,差距到底有多大?你們有多長時間沒有製作新的朝服了?多長時間沒有去痛快地打一場獵了?又有多長時間沒有吃過肉了?旺族尚且如此,國人就更不要說了!

“你們想要選擇什麼樣的生活?你們需要安定強大的國家,還是動蕩虛弱的國家?我是公室太宰,諸位則是各家族的首領,如果我們不能擔負起拯救國家的責任,還能指望誰呢?是指望大司馬幡然悔悟呢,還是指望宋國籍的奴隸兵殺回來解放我們呢?

“大司馬是戰爭的主要發動者和大力鼓吹者,這一點是非常明確的。他為了自己家族的地位和利益,極力慫恿君主發動戰爭。如果能夠除掉他,就能消滅戰爭的根源,到時候我將向國君強諫。國君失去了大司馬的支持,就一定就會聽從我們的意見了。所以,如果你們還想過上安定的生活,還想把被俘的族人贖回來,還能信任我,就請支持我攻打大司馬!”

與會者聽完他的話都十分興奮,他們紛紛表示:寧可痛快一死,也不願意再忍受無休無止的壓迫和重負了!然後人們就開始商議政變方案。

直到這時,華督都沒有表現出想要推翻宋殤公統治的意思。

發動政變的日子到了。華督全副武裝,在一群同樣裝束的士大夫簇擁下登上太廟廣場的高台上。高台下擠滿了前來聽他講話的國人,人群中混雜著大量的華氏黨羽。。

華督首先猛烈地抨擊孔父嘉的罪行,把國家遭受所有失敗、及國人遭遇所有苦難的責任都推到那個愚忠麻木卻並非作惡多端的大夫的身上。

抨擊完政敵之後,華督邀請幾個傷殘老兵上台現身說法。那些肢體殘缺衣衫襤褸的人上台後便向圍觀的人們展示自己的殘缺的肢體和身上的創傷,並且呼喊道:“我們在戰鬥中受了很重的傷,有些人甚至已經殘廢到不能獨自養活自己了。可是我們不但得不到撫恤救助,還要被迫繼續繳納軍賦,充當隨軍雜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