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定公十五年(BC495)春,子貢由於生意的緣故回到魯國。他進入曲阜後首先看望了師母和孔鯉,然後才去處理生意。當時邾隱公正巧在魯國訪問,師兄孟懿子便邀請子貢參加魯定公為客人舉行的大享禮。
子貢在儀式上發現邾隱公持玉的雙手的高度超過了胸口,頭仰得很高;而魯定公受玉的高度低於胸口,頭俯視地麵。儀式結束後,他對孟懿子說:“以禮觀之,二君都有死亡之兆。”然後說了一通冠冕堂皇的大道理。
子貢處理完生意之事便回到衛國,向老師彙報了在魯期間的所見所聞。
夏五月,魯定公壽終正寢,時年約六十歲;這個年齡在入春秋以來的曆代魯君算是最長壽的了。太子蔣即位,是為魯哀公。
消息傳到衛國後,孔子責備子貢說:“賜啊,你竟然不幸言中了,但你的話真是太多了!你又不是叔孫穆子(以‘玄鳥之喙’著稱於世的叔孫豹),難道不怕遭到怨恨嗎?”
本年二月,楚國滅亡了胡國(今安徽阜陽縣附近)。胡國曾是楚國的屬國,但是吳楚爆發大戰時,胡國人趁火打劫,劫掠了數個楚國邊邑,抓走了很多邊民。吳楚戰爭結束後,楚昭王責令胡子將被俘的楚人送回來。胡國人被迫把能找到(有些人被當成奴隸不知道賣到哪去了)和活著的人都還給楚國了;接下來又向楚國支付了一大筆賠償金。
楚國人這才暫時饒恕了胡國人。但是胡子接下來所做的事卻令楚國人無法無法了。原來胡國做出賠償不久,吳國人便在靠近胡國邊界的地方建立了一座軍事要塞,又遷過去一批軍事移民。不久,吳國“商人”便陸續來到胡國,他們在進行貿易的同時又向胡子傳遞了一個信息:“脫離南方聯盟,吳國會為胡國提供軍事保護。”
胡子感到自信心又回到了自己身邊(當然也可以說是不得不回到身邊),他便一點一點拉開與楚國的距離。吳國人對胡國的許諾也沒有停留在口頭上:吳國像當年晉國支援吳國那樣,幫助胡國人完善城防體係、製造了大量戰車、武器和盔甲。當胡子認為時機已經成熟了,便宣布正式脫離聯盟。
楚國人雖然怒火中燒,但是攝於吳國人的力量,也隻能暫且忍耐,繼續積蓄力量以等待機會。可是禍不單行,胡國的事情還沒有解決,頓國又叛變了。
前麵說過,晉國二卿被驅逐後割據了晉國東部;鄭國唯恐晉國公室不夠亂,又跳出來幫助二卿把局勢攪得更亂。有鑒於此智躒提出一個設想:為什麼不在中原扶植一個親附晉國、反對鄭國的政權呢?四卿很快就將目光集中到頓國身上。
頓國位於今河南項城附近,原本是楚國的盟國。吳、楚進行大戰期間,頓國毫無動作,既沒有像胡國似的趁火打劫,也沒有出兵支援楚國。戰爭結束後,楚國人把精力放在吳、陳、唐、胡等敵對國家身上,所以在很長時間裏都沒有關注過頓國。
就這樣,智躒派使者到頓國去,用吳國拉攏胡國的手段(這在當時屬於通用方式)把頓國拉入晉國的懷抱。
但是頓國人的舉動不但把自己置於楚、鄭的黑名單上,同時也得罪了陳國。原來頓國與陳的關係就如同曹國之於宋國、莒國之於齊國的關係,陳國對頓國的權利明確而直接,陳閔公當然不能坐視晉國人破壞本國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