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處淵“灰心喪氣”的離開了兩儀殿,不出意外,程處淵的這個提議,被李世民給“嚴詞拒絕”了!
說什麼大唐乃是禮儀之邦,怎麼會做如此下作的事情?
而李世民後麵又訓斥了程處淵一頓,說他不學好,隻會耍寫小聰明。
想到這裏,程處淵就忍不住撇了撇嘴。
這個辦法,其實根本不用程處淵說,李世民肯定都會用的。
甚至說不定從程處淵提出這個提議開始,李世民就在想,軍隊裏有誰適合這個身份。
其實這個辦法並不容易,因為這些諜子必須要精通佛法,同時也不能讓其他的僧人知道他的身份,這就很難了。
所以為了配合這個計劃,李世民至少要從不同的寺廟中,調集一些其他的僧人。
但是現在這件事是由程處淵負責的,那程處淵怎麼做,也就不言而喻了。
“哎...”
“跟這種人說話,實在是太難了。”
程處淵忍不住搖了搖頭,像是這種談話方式,是最討厭的。
不過說起來,程處淵倒是有些好奇,李世民究竟會派怎樣的人一起去吐蕃?
......
隨著日子一天天的過去,距離除夕夜也越來越近了。
最近這幾天,程處淵一直在收集關於大唐境內高僧的消息,除了長安城之外的高僧,其他人都收到了程處淵的一封手書。
當然,這裏麵不僅僅是有程處淵的手書,還有李世民的一番命令。
關於如何辨別命令的真偽,這個基本上不用想,因為上麵李世民的私印清清楚楚。
這些手書李世民也都過目了,他覺得沒問題的,基本上都已經蓋上了印章。
至於長安城內的高僧,實際上並沒有太多。
其實比較知名的一些寺廟,類似於白馬寺和寒山寺等等,他們都沒有建立在長安城內。
一個在洛陽,一個在蘇州,相距甚遠。
所以,程處淵也不打算在長安城裏尋找高僧了,年後等那些人來了之後,程處淵再挑選幾位“德高望重”的高僧前去。
當然,挑選也是有條件的,這一點李世民也非常讚同。
隻不過程處淵挑選的條件,倒是讓李世民開了眼界。
會其他手藝的不要,比如說冶鐵、縫紉等技術的僧人,一概不算在內。
能算在內的,隻有每天坐在禪室內打坐念經的高僧,這些人才是程處淵的目標。
現在這個年代,還不流行全世界都是一家人的概念,究竟有多少個民族,程處淵也不知道。
但是有些東西,還是隻有自家人會比較好,其他人也就算了。
所以,珍貴的手藝,一概都不能流傳出去。
至於其他的,程處淵倒是沒有多大的追究,佛法嘛,還是要保存其獨特性的。
什麼《金剛經》、《法華經》之類的經書,程處淵告訴各地高僧,讓他們全部都帶著。
如果他們還有自己獨特的感悟,也要全部帶著,等年後一起來長安。
至於距離遠一點的,那就即刻啟程,隻有在正月初十之前到長安的僧人,才有資格跟隨著一起前去吐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