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馬上封官(1 / 2)

直到現在,丁瑜洲其實還是不相信李治那番話是發自真心,他一直以為李治是一個沒有主見的皇帝,因為他熟讀史書,從曆史上所發生的一些事,他知道李治麵對一些事情往往是舉棋不定的態度。

李治似乎明白了丁瑜洲的疑問,再次表達他惜才愛才的決心,道:

“朕知道你的意思和想法,但是朕真心希望你能夠留下來為國效力,為大唐發展盡你應該盡的責任。”

李治的話的誠懇而又發自肺腑,完全沒有絲毫的恭維和虛偽,就連一直在一旁的妙半大師也聽明白了李治的意思。

妙半大師在一旁提醒他道:

“丁瑜洲施主,既然皇上陛下如此道,不如接受皇上陛下的要求,就連昔日玄奘大師也曾經施主你必然是治世救國之人才,所以他才不敢收你為徒並不是因為施主你曾患有那種疾病所致。”

丁瑜洲聽到妙半大師如此,心裏頓時驚訝萬分,原來一直以為玄奘大師不肯收自己為徒,是因為自己瘋瘋癲癲,卻不曾想今日妙半大師,竟然出了讓他如此不敢相信的話。

丁瑜洲忙問:

“大師所言當真?莫不是出來狂騙我的吧?”

丁瑜洲不敢相信妙半大師的話,眼睛直直的盯著妙半大師,見妙半大師的臉上依舊是冷冰冰的表情,沒有任何波瀾起伏的變化。

那妙半大師眨了眨眼睛,緩緩道。

“出家人不打誑語,這也是先師當年告知我的,之所以先師未告知施主,是因為答應了玄奘大師,當年玄奘大師就預測施主必會有非饒壯舉。還預言施主出將拜相自不在話下,必然能夠造福百姓,造福下。玄奘大師還施主會遭遇一些風風雨雨,坎坎坷坷之後才能夠走向成熟,所以特意告知先師,不要讓施主事先知曉。”

丁瑜洲聽到妙半大師的話仿佛自己的耳邊響起了陣陣鼓聲,那是為他加油呐喊的聲音。心中暗自佩服玄奘大師終究是得道高僧,看事看物,與常人不同,但是往往也能切中要害。

李治在一旁聽著,審時度勢,忙插話道。

“你看既然玄奘大師都這般了,那不會有錯了,如今朕看中你的才華,想邀請你出山入潮,豈不正好應驗簾年玄奘大師的預測嗎?”

妙半大師也補充道:

“是呀,施主現在一切都應驗了,這是施主的宿命,也是施主未來的人生大道,還請施主不要猶豫了。”

丁瑜洲看了看李治,又看了看李治那身後的陳設,感受著太極宮的富麗堂皇,也體會到這宦海沉浮所帶來的榮耀與苦難。

他知道如果他答應的話,他的未來將為此而改變。

其實他來大唐的人生軌跡發展到這裏,丁瑜洲並不是想拒絕,而是他心中還有一個顧慮,那就是他一直以來所堅持的原則,雖然他是穿越來大唐,他能夠預知未來的曆史事件的結果,但是他也信奉曆史規律是不能夠改變的這一條鐵律。

他曾經試圖改變武媚娘的人生軌跡,卻最終的結局發現隻能沿著曆史軌跡去發展,無法改變。

不過話回來,丁瑜洲又特別熟悉曆史,他知道曆史的結局,同時他更知道史書中並沒有關於一個官員叫丁瑜洲的記載,所以他猜測就算自己答應了李治的要求,他可能也不會有什麼驚動地的大作為,是上不了史書的,對於整個曆史進程發揮不了什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