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太寧(正文完)(1 / 3)

這是鄭雲回登基之後第一次視朝,是一次十分倉促的視朝。

許多東西都沒有準備,就連帝王儀章都沒有。

但在姨父和國公爺等人的擁立下,他還是登基為帝了,並且傳召官員進宮聽政。

這第一次視朝,其實按常理來說,不用那麼倉促。

如今他有姨父國公爺這些人的支持,且還有軍中的勢力,無須像十皇兄那樣著急地昭示自己作為一個帝王的存在。

但他有比十皇兄更為緊急的事,必須要在第一時間公諸朝堂。

那就是,有關同盟的存在!

這個同盟的種種,他已經從姨父姨母口中知道了,知道了背後有人想謀取國朝,才有這麼多年的動蕩。

這個同盟太可怕了,沒有人能確切知道這個同盟是什麼時候出現的,也沒有人能確切知道這個同盟有多大的勢力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這個同盟就是藏在暗處的一個巨大隱患。

他已經登基為帝,必須要將這個同盟暴露出來,讓每一個官員都知道同盟的存在,警惕同盟的危害。

如此,不管是他還是國朝的官員,在新元到來之時,才能盡可能做到自己想做能做的事情。

不管是任命三師還是封功分賞,都是在奠定新元的基礎,而將公盟的存在公曉天下,則可以將新元的基礎夯得更牢固。

這些理由,是他從姨父和國公爺商談朝事的時候得知的。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這些國朝重臣將同盟之事作為第一次視朝最重要的內容,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原因便是,鄭雲回的登基必須要比十皇子鄭訓的登基占有大義。——事實上也是如此。

但這一點,隻有汪印等人知道,國朝其他官員不知道。

同樣是奪權登基,是否占了大義,那差別就太大了。

謀朝篡位之人,為何會有那麼多人反對?為何會那在位那麼短?那是因為他們不占大義!

占大義者,必是民心所向民心所係,如此施政之時,所遇到的阻力才不那麼大,國朝才能平穩向上。

他們不能讓鄭雲回登基蒙上“謀朝篡位”的陰影,不能讓躲在暗處的那些人有攻訐之處!

因此,即便什麼都沒有準備,這一次視朝也勢在必行,而且有關同盟之事還是重中之重。

果不其然,當鄭雲回直接令湯源說出同盟的存在後,就如同在滾燙的油鍋裏灑了水一樣,整個宣政殿快要沸騰了。

原來,國朝之外還有這麼一個同盟!

這個同盟所做的事情,不僅僅是竊國那麼簡單,還要滅國!

他們從來沒有想過竟然會有這樣的存在,在他們的想法中,謀朝篡位已經是大逆不道,遑論是覆國滅國?

當一個個細節披露之後,那些被隱匿在暗處的事情,過去汪印和齊瞻竹等人所知道的事情,也為朝廷其他官員所知了。

尚書左仆射邵世善,可以說是在國朝位極人臣,是這個同盟中的人。

那麼,他將其孫女嫁與十皇子為皇妃,目的就是為了竊國?

難怪,十皇子登基竟然會那麼突然!

十皇子得以登基,全賴邵世善的幫忙,以邵世善的影響和地位,十皇子必定會是個傀儡,實際上國朝是落入了邵世善手中。

幸好,現在坐在皇位上的是二十一皇子……

有些官員這樣想,自然也有些官員心存疑惑。

此事由德高望重的護國公說出來,還說出了那麼多細節,似無可質疑,但這些都是真的嗎?

勝者為王,如今坐在國朝皇位上的人是二十一皇子,

自然是想說什麼就是什麼了。

為了令登基占有大義,胡謅出一個同盟來,這不是很正常嗎?

畢竟,他們過去從來沒有聽說過什麼同盟!

更別說現在這個同盟,就是與十皇子邵世善一事有關,怎麼可能會那麼巧呢?

現在十皇子被幽禁在宮中的皇子所,邵世善已身死,所謂死無對證,隨便勝利者怎麼說都可以。

不怪這些官員會如此想,畢竟涉及到皇權,用最謹慎最齷齪的心思來猜測也不以為怪。

汪印和護國公等人覺得不管朝官如何想都正常,他們也不寄望這一次視朝就能得到這些官員全心全意擁護。

日子有功,時間會證明一切,待他們將這個同盟連根拔起,會用事實來說服這些官員。

不過,汪印還是淡淡說了這麼一句:“緹騎已經去大雍捉拿陸太後,諸位的疑惑,屆時便可以解。”

邵世善死了沒有關係,這個同盟既然存在,就一定會留下種種痕跡,陸太後深得同盟的幫助,知道的會比一般人都多。

他對慶伯和緹騎十分有信心,他隻需要在京兆慢慢等待就可以了,陸太後一定會被帶到他跟前。

且不管這些朝官信還是不信,有關同盟的事情,經由護國公之口,傳遍了朝堂,自然也傳到了這些官員的家眷耳中。

自然,也就影響到了京兆的百姓。

比起官員們早有所感,知道十皇子登基如此得突然倉促,或許是坐不久這個皇位的。

但是對普通百姓來說,國朝三天之內就換了一個皇上,這實在匪夷所思。

尤其,在得知登基的二十一皇子的年紀還這麼小,百姓們就更加愕然了。

隻是,愕然是一回事,實際生活又是一回事,這些事情對他們來說都太遙遠了。

就和他們先前很容易十皇子登基一樣,隻要他們的生活沒有起什麼動蕩變化,他們也就欣然接受了。

真正動蕩變化的是朝堂。

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在鄭雲回視朝之後,京兆朝堂可謂經曆了一番大洗。

有許多官員被罷職了,還有的身陷牢中,也有許多官員被迅速擢升,替代這些被罷職被問罪的官員,用最快的速度,穩固著朝廷的架構。

裴鼎臣還是中書令,顧名璘依然還是門下侍中,而新的尚書左仆射,則是河東道觀察使秦昉。

秦昉主政河東,又是前京兆尹,擢升為尚書左仆射,無論是從資曆還是政績來說,都無可指摘。

隻不過,朝中官員還是覺得有些疑惑:這個位置,怎麼是秦昉呢?

秦昉向來中立,並不是當初純妃一係的官員,也沒發現其和汪印有什麼特別往來。

他們當然不會知道,早在永昭十八年之前,當初秦昉謀劃搬遷京兆府的時候,中間就由汪印多番斡旋相助。

這些都是細枝末節,最為重要的是,秦昉的確有才能本事,足以勝任尚書左仆射一職。

除此之外,秦昉的擢升,對朝廷其他官員釋放了一個重要的信號:那就是新帝用人唯才唯能,並不拘於先前站在哪一邊。

這令得在左右觀望的官員們內心大定,對穩定朝堂和安撫人心起到了作用。

比起秦昉的晉升來,朝中還有一個官員的調任令人矚目,使得朝官們私下議論紛紛。

這個官員,乃大理寺丞孫長蘊;這個調動,乃是其從大理寺調到了門下省,就任給事中一職!

大理寺丞和門下給事中都是五品上的官職,官員輪轉實屬正常——但這是指之前的情況,絕不是指新帝之時。

因為,與孫長蘊的調令同時下來的,還有一道加了皇印的注明,上書“中書、門下,機要之司。給事中一職,擢才而居,委任實重。詔敕如有不穩便,皆須執論。不得順旨便即施行,務盡臣下之意。”

有了這道皇印注明,那就說明了門下給事中與門下侍中、黃門侍郎一樣,有封駁之權!

其實,門下封駁的重任,國朝早已有之,隻不過最近幾代大安帝王,都在不斷打壓中樞三省的權力。

直至永昭帝意圖將三省權力掌握在手中,更是廢除了門下給事中的封駁之權。

可以說,鄭雲回這道皇印說明,是再次恢複了門下給事中應該有的封駁權力。

所謂封駁,便是可以封還皇帝失宜詔令,駁正臣下奏章。

也就是說,帝王施政臣下奏疏,門下給事中都有資格參雅尼,有謬誤之處好可以直接退回。

這個權力大不?太大了!

由此可見,這個官職實在太重要了!

但這麼重要的官職,卻由二十多歲的孫長蘊擔任!

雖說皇上還是個稚嫩小兒,但是這麼重要的官職交給二十多歲的年輕人,這可以嗎?

為此,朝官們多有議論,目光漸漸聚焦在孫長蘊的身上。

然而,當他們越是了解,便越覺得孫長蘊這個人的確了不起。

他雖然年紀小,卻還是十五歲的時候,就能提出“移族遷宗”之策,還是前尚書左仆射謝玠的關門弟子,還率先提出“天子門生”的人……

後生可畏,後生可畏!

秦昉和孫長蘊的調任,攪動了朝官的心思,令消沉的朝堂多了許多生氣。

與此同時,裴鼎臣顧名璘等官員也為了朝堂盡心盡力。

這些官員雖然經曆了許多波折,特別是裴鼎臣顧名璘還差點丟了性命,但是在朝事上,他們才能卓絕,是朝堂頂尖能力的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