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狹長的道路,六百騎兵緩緩進入了方圓數裏看著較為寬闊的安遠穀內,與前鋒的兩百騎彙合,在一陣紛亂的整隊後,八百騎兵拉開了隊列,成數排進攻隊形。
就在他們整隊過程中,對麵數百人的軍隊沉默地看著他們,西麵的山穀靜悄悄,讓高肅觀一時間警惕起來,這些人怎麼這麼有紀律性,難道不是雜兵?
隨著高肅觀一連串的命令,前鋒兩百鮮卑騎兵在山穀中緩緩展開,形成了一個三百多不寬度的鋒麵,騎兵作戰和步兵不同,步兵陣型比較緊密,而騎兵拉開的距離比較大,兩百騎兵看上去就氣勢驚人,視野所及全是一匹匹戰馬和馬背上的騎士。
現在,這個鋒麵向著臨榆關軍飛速逼近。
雖然無甲騎兵用來衝陣和肉搏並不合適,但是高肅觀判斷對付這些步兵已經足夠,隻要能夠衝進去,騎兵的衝擊力足夠讓這夥人崩潰。
如果高肅觀足夠有經驗的話,他就會發現對麵那支步軍雖然隻有四麵百人將旗,但是後方人馬隱隱約約實在多了些,而且在人**錯中隱隱發射著盔甲的光芒,但是他卻實在心急了些,畢竟他還想著趕緊回軍解決掉一世富貴的威脅。
於是兩百騎兵,無甲、裝備簡陋,除了一匹戰馬和一把彎刀外身無長物的鮮卑騎兵一個接一個的衝了進來。
安遠穀地勢平坦,非常適合騎兵的衝鋒,但是寬度不夠,二百騎一旦展開幾乎沒有多少迂回的餘地,隻能直衝衝的撞上來。
隨著一陣嗖嗖的破空聲,數十枝箭矢從兩個方向成九十度夾角撲向鮮卑族騎兵。
隨即,一陣馬嘶人喊,排在正麵的七八個騎兵或栽下馬去,或身體中箭被馬兒繼續拖著向前狂奔。那些栽下馬去的士兵即使沒死,也很快就被淹沒在己方的騎兵馬蹄激起的煙塵中。中線隻是略略亂了一下,隨即便恢複了衝擊陣型。
左右兩翼的弩箭打擊就維持了這麼一下,隨後便沉寂了下來。
弩箭的裝填上弦是很耗費時間的,這一點隻要是上過戰場的就知道。
如怒濤一般的騎兵陣列此刻已經散出了將近五百步的衝擊正麵,麵對著一線排開的步兵殺氣騰騰撲來。
隻要撕開了敵軍的步兵陣線,這些漢軍就隻剩下被分割的命運,若是不逃跑,隨後衝上來的鮮卑族軍主力會一塊一塊吃掉他們。
然而,就在這騎兵衝鋒之際,對麵的步兵卻在快速的移動!隻見前兩排無甲的步兵快速向後退去,而後方的步兵持著長槍接替了他們的位置。
臨敵變陣!高肅觀大驚,這可不是隨便一支軍隊就能做到的,麵對騎兵的撲擊,雜兵部隊不要從容變陣,就是維持陣型都做不到,隻有具備良好的作戰經驗以及戰場紀律,以及良好的軍陣訓練才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能做到。
否則,一旦變換失敗,陣型必然出現漏洞,將步兵側翼漏給騎兵,那簡直就是一場災難。騎兵最擅長順著側翼不斷打擊敵軍,擴大戰果。
而顯然這些人變換的非常之快,快到騎兵都沒有到他們麵前就已經變換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