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嬪又道:“當年宸王成婚,太後說身子不適,沒有讓他們來宮裏謝恩,而且聽說他們是在羌胡辦過婚禮了,在京城辦時,孩子都一歲了,而且這些年,宸王妃都以適應不了大燕的生活很少參加聚會,而且,劉家的兄弟似乎得到了重用,宸王那個與皇上也絲毫沒有嫌隙,看來,這其中必然有不得已的理由。”
李櫻道:“那母嬪,可願意那劉安修?”
太嬪道:“他的父親,聽說是個耿直的人,兄弟們又都很出色,想來他也差不到哪裏去,唯一遺憾的是他是個商人,那可是屬於三教九流的地位。你以堂堂千金之軀嫁個商人,那不得讓人笑話死。除非他願意參加科考”
李櫻趕緊把安安教她的搬出來,道:“母嬪,如今皇上正在搞經濟建設,十分注重提高商人的地位,如今他們已經不是原來那麼低下了,若是我能成,大家看到皇上為了提高商人的地位,把我嫁給他,那不是更彰顯了皇家的決心嗎,對與皇上推行新政大有益處,於我的幸福也大有益處。一舉兩得,怎會招了閑話?”
太嬪看這孩子一心隻想著劉安修,有些懷疑的問道:“櫻兒,你既然是被劉安修所救,那麼一年中,可有與他有了首尾?”
李櫻聽的不好意思了,咳嗽了幾聲。
太嬪緊張的問:“說呀?”
李櫻道:“母嬪別急,我豈是那不知分寸的人,女兒隻是心悅於他,覺得那樣的人穩重可靠,比起嫁什麼貴族豪門要好上許多,這才跟母嬪說的”
太嬪鬆了一口氣道:“那就好,那就好,可那男子多大了?”
李櫻又一噎,好家夥這劉安修這把年紀不成婚,說起來也是怪胎了,該怎麼解釋呢,她難為情的說:“二十九了”
太嬪皺了皺眉頭:“這,也太大了吧,這般年紀為何沒有成親?莫不是身體有什麼隱疾?”
李櫻又咳嗽了幾聲。
太嬪急著道:“是也不是?”
李櫻搖搖頭。
太嬪道:”那是怎麼回事?“
李櫻道:”他一心要在商業上有所建樹,因此東奔西走,忙裏忙外,就把親事耽擱了,遇上女兒覺得有緣,這才施以援手,又想娶女兒為妻,若不是宸王突然認出女兒,估計我們已經成婚了“
太嬪道:”這男子,當年在京城開奇貨居的時候,我倒是有所而聞,家風也不錯,但是你可考察清楚他的品性了?莫不要一時腦熱,讓人給騙了,如今你不比在民間,地位尊貴,可不要被他迷了眼“
李櫻心想,本來她也沒考慮好,可是,她若嫁給劉安修還能爭取個自由身,若是被皇家安排親事,估計這輩子就完蛋了。還是大力推上劉安修吧。:”母嬪可派人打聽打聽,母嬪準了,女兒才同意,可好?“
太嬪看女兒這麼乖巧,想來也是主意正的孩子,那劉安修估計差不離,但是查是一定要查的。
於是,太嬪把李櫻的事兒,給皇上說了一下,讓皇上幫著打探一下。
誰知,皇上哈哈一笑,告訴她,劉安修不用打聽,他同他熟悉,絕對可靠,本來他還在尋思給皇妹找個什麼人家,既然有了人選,又對自己的新政大有益處,他不但準,而且還要大張旗鼓的辦。
因此,一道賜婚聖旨下到了劉安平的家,讓他同知劉安修盡快回京,把婚事辦了,還賜了座公主府給李櫻,準許她婚後帶著太嬪一起生活。這對這母女二人來說簡直是天大的好事。皇宮那種地方,不是誰都適應的。
不久後,安修接到大哥的來信,說是皇上將小公主賜婚於他,請他盡快回來。安修接到信,簡直高興的手舞足蹈,他的夙願就這麼簡單,沒有任何波折就成了,他得找安安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