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四十七章 修牆建房(1 / 2)

劉錫命這段時間的工作成果可不止整頓裝備、訓練隊列這麼簡單,龍驤隊雖有十二個人,但是也不過是家中少年的一部分而已,這邊還有八個更的呢。

如馮敬義這幾個才十一歲的,雖然不用練習刺殺等需要力氣的項目,但是隊列訓練也可以提早開始了。

更何況還有文化課程需要他來操心,之前劉錫命看於永凱讀過些書,便讓他先來教導大家識字,但是於永凱自己都還是少年,學習也不成體係,因此也就是勉強教會大家認識幾個字而已。

如今自己隻用花半的時間去學校,趁著訓練間隙和晚上的時間,劉錫命還得好好琢磨一下怎麼做好一個人民老師。

哎,真尼瑪是勞碌的命,好懷念以前大家抱怨“996”的日子,哪曉得穿越回來了,哥反而混成了“997”,開曆史的倒車要不得啊,想穿越的盆友們,你們準備好了嗎?劉錫命欲哭無淚。

學習的第一步都是先學認字,隻不過古代沒有拚音,這個步驟要更為麻煩一些,而且中國人雖然實施教育已經有幾千年的曆史,但是畢竟沒有係統化、科學化地將教育體係進行歸納、梳理,也沒有專門的師範學校培養老師,因此大多數老師教書育人要麼跟著感覺走,要麼就以自己的老師為模板有樣學樣,所以名師才顯得尤為重要。

當然在現代,學區房也是很重要滴。

就這認字的第一步,讀音問題。大萌太祖老朱同誌鑒於當時北方人的口音和唐宋音韻差距很大,專門找了一幫學者編撰了《洪武正韻》,用作讀音教學,不過中國古人的讀音教學都用的是兩字相切的方法,比如東字,用德紅切,這個方法顯然太繁瑣,不易讀準。

其實在啟五年,法國傳教士金尼閣就曾彙總過一部《西儒耳目資》,專門用拉丁字母為漢字注音,也為後世的拚音學發展奠定了基礎。

不過劉錫命卻不打算用字母來注音,現在中國人還處在朝上國的心理階段,這些玩意兒在萌朝人看來都是蠻夷文字,不被中國士人認可。

反正自己也有其他替代思路,那就是仿照北洋政府的注音方案編製符合萌朝人的拚音方案,因此劉錫命這段日子以來抽出大量空隙時間和於永凱將現在的發音琢磨了個通透,總算是拿出了一套定稿的拚音注音方案來。

“二哥,僅憑此書,便足以讓你名傳青史,實乃我華夏文教之盛事啊!”於永凱好歹也算半個讀書人,哪裏不知道這個的厲害,見到最終實物,激動的不能自已。

“哈哈,哪裏隻是我一人,此我二人之功也。”劉錫命哈哈大笑,承認手下人的功勞可是上位者的重要一課。

不得不有了拚音以後,劉家眾少年的學習效率大幅提高,本來這個階段就是學習能力最強的時候,由劉錫命親自授課以來,龍驤隊的少年很快學會了各自的名字和一些簡單漢字的讀音和寫法,更的幾個也學會了大半部分。

老劉家掃盲班總算慢慢走上了正軌。

掃盲班第二步就是開展數學教育,這個玩意兒劉錫命就沒打算自己再來編一套了,現實總會讓你向惡勢力低頭,不得不承認希臘文明和阿拉伯文明在數學方麵確實取得了耀眼的成果,因此他便直接將阿拉伯數字套用過來,從加減乘除開始慢慢提高眾人數學水平。

再加上有九九乘法表這種神器,學習數學賊拉快。

~~~

“娘,這附近鄉裏可有開窯燒磚的?”

劉錫命想到如今快三月了,這建房的事也得趕快提上日程,隻是馬上就要春耕,恐怕修房子的人手倒是個問題。

當然要是能自己燒製水泥和磚頭肯定是最好,但是一來自己也就這麼點人手,而且都是少年孩童,現在是要招人做事的,那肯定得招些青年壯丁。

但是經曆那晚流民打劫,他內心對此還是有些防備的,當初收留於永凱他們是因為自己接觸了多次,知道他們都是少年孩童,還沒走沾染上什麼惡習,再加上又救了自己和李彪,這才定下心來,現在要讓他去招些不知根底的過來,他內心十分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