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嘉鴻見竇玉泉這麼個窮酸竟然敢頂撞自己,立刻有些麵色不愉,但是今晚都是學子討論,又不能搞一言堂,他隻能把氣撒到在一旁偷笑的劉錫命身上。
在他看來,這個叫什麼劉錫命的不過是一介寒門子弟,平日裏苦讀還來不及,哪裏有時間去了解朝廷大勢,正好讓他出個醜再。
“劉兄既然發笑,想必另有高論,不如出來指點一下我等如何?”
呃,劉錫命有些無語,他娘的你牽扯勞資幹什麼。
不過盧嘉鴻主動相邀,其他人全都齊刷刷地看了過來,劉錫命不經意地瞥了周圍一圈,發現身邊的謝純熙也正滿眼星星地望著自己,弄得他也有點虛榮心上頭。
裝逼就裝逼,論這個我還沒有怕過誰。
“嗬嗬,兩位各有各的道理,之所以有了分歧,依我所見不過是因為信息不對稱而已。”
李奇範有些感興趣地問道:“劉兄所這個,信息不對稱是何法?”
嘿嘿,這也是信息不對稱,劉錫命心中一樂,清了清嗓子繼續裝逼。
“所謂信息不對稱是在下自己發明的叫法,信息者,亦指下所有情狀、消息。信息不對稱,指的就是兩人之間獲得的消息來源不一、內容不一,因此而產生諸多爭執、問題。朝廷之所以治民,商賈之所以獲利,皆因為信息不對稱之故。比如甲商人,比他人先知道乙地幹旱,那麼他便可以先於他人運糧去乙地販賣,從而獲取暴利……”
李奇範等人聽得連連點頭,道理大家一便懂,隻是這個法倒是新鮮。
盧嘉鴻見大家都在附和劉錫命,心中有些不爽,不耐煩地打斷劉錫命道:“恁地多廢話,你還沒朝廷之事呢。”
劉錫命瞟了盧嘉鴻一眼,不露聲色地繼續道:“盧兄和竇兄的分歧便在各自獲取信息的渠道不一,但是在下以為,僅憑道聽途的消息便要評判朝中大局,似乎有所不妥。”
“聖人雲,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討論下局勢還是要從根源上分析才能得出正確結論,至於這根源,在下以為便是朝廷製度,若真是知曉朝廷製度優劣之處,自然可以推理出下是將太平還是禍亂。”
竇玉泉啪的一下子拍了一下手,滿臉喜色道:“劉兄此言乃是正理,但請問這分析之法可有講究。”
劉錫命環視一圈,見大家都在等他話,心頭有些得意:“這分析之法也是簡單,隻需將一件事抽絲剝繭直至核心便可,我稱之為邏輯分析,比如甲可以推出乙,乙可以推出丙,但是卻不能直接從甲推理到丙。庶務分析也是如此,下大勢究竟如何,倘若隻從各種消息來判斷,就如同要從甲直接推理出丙,中間自然難免產生分歧,這中間缺少的環節便是對朝廷製度的分析。”
“要分析朝廷製度,那就先想明白朝廷何以統率下,在我看來,子之所以能有四海者,一曰掌握錢糧,二曰任免官吏,三曰挾製兵將。”
劉錫命在這裏故意隱瞞了一些東西,其實在他看來,統領下真正重要的隻有一點,那就是信息的獲取程度,隻要你掌握了下最全麵的信息,那麼製定任何政策時都可以將別人玩弄於鼓掌之中。
不過這些都是帝王心術,卻沒必要到處亂。
劉錫命頓了頓話頭,繼續道:“所謂掌握錢糧,就要看朝廷能夠從地方上征收多少賦稅,本朝官紳不納糧,所有賦稅均由民承擔,但是下田地泰半都在宗室官紳手中,由此民生計日蹙,長此以往民何以堪?易經有雲,‘澤上有水,節,君子以製數度,議德行’,地有節便能常新,國家有節便能安穩,如今宗室官宦無節無度,下安有不亂之理。”
“再任免官吏,如今隻有官員由朝廷任命,胥吏差役全由地方充任,然則正堂官三年一改,地方政務全數落於吏之手,此輩皆是貪婪無度之人,鄉間百姓多受其盤剝,加上賦稅繁重、災不斷,此下禍亂之二也。易經有雲,‘大君有命,開國承家,人勿用’,真可謂一語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