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魯斯蘭與柳德米拉》(1 / 2)

蘇曉宇:“在我們的意識中,俄羅斯人民性格都比較彪悍,無論男女老少,有時候都會表現出如超人般的勇氣,有時候又會表現得像沒長大的孩子。但其實當你走近俄羅斯,貼近了解了這個戰鬥民族後,會真正感受到他們幽默風趣、熱情奔放性格之下的濃厚的文化氛圍。”

“俄羅斯人在那豪爽的個性深處其實掩藏的是他們更為細膩的感情和對藝術文化的尊重,當你漫步在俄羅斯街頭,隨處都可以看見俄羅斯人民對藝術的喜愛,很多老伯大媽們能歌善舞,有些還能彈奏好幾首耳熟能詳的俄羅斯歌曲,他們真的很懂得欣賞,無論是音樂,還是歌劇、舞蹈,他們都很喜歡,並且你和他們交談,他們都能告訴你很多。”

“而且他們性格很熱情,很喜歡和人交流,不用擔心會冷場,接不上話。”

孟文傑:“是的,賣帽子的老板太熱情,不斷我給我試帽子,他家三百多頂帽子都給我試過來,試得我都不好意思了,還是掏錢買了。”

曲麗華笑了,“那位俄羅斯中年老板是一定要做你的生意,那麼熱情的給你試帽子。”

“哈哈哈”大家都笑了。

夏羽翔團長:“俄羅斯人鐵漢柔情,正如英國詩人西格夫裏·薩鬆所,心中有猛虎,細嗅薔薇,這句話全部概括了。”

孟文傑問:“蘇老師,俄羅斯有幾個劇院?”

蘇曉宇:“俄羅斯主要有六個劇院,其中四個比較著名的劇院,莫斯科大劇院、聖彼得堡馬林斯基劇院、聖彼得堡米哈伊羅夫斯基劇院、聖彼得堡亞曆山大劇院。”

“我帶大家現在看的這個是莫斯科大劇院,等我們去聖彼得堡的時候,再帶大家去聖彼得堡的劇院去看。”

“俄羅斯戲劇的種類有話劇、歌劇、芭蕾舞劇、默劇等,其中歌劇和芭蕾舞劇更有特色,所以我帶大家來看歌劇和芭蕾舞劇。”

曲麗華問:“蘇老師,什麼叫默劇?”

“默劇是一名或者數名演員在台上,有豐富的肢體動作,但卻沒有過多語言。場景或許單調,但卻很能引發觀眾的歡笑與思考,喜劇大師卓別林,就曾表演過多部優秀默劇作品,廣受好評。”

“按照不同表演方式,默劇又分為白臉默劇、醜默劇、麵具默劇等等。不過,默劇有一個比較大的缺憾:由於較少借助語言,對視覺效果追求比較高,一台默劇表演下來,花費會很高,所以,風行了一段時間後,默劇最終被後來興起的現實主義戲劇取代。”

曲麗華問:“蘇老師,默劇和啞劇一樣嗎?”

蘇曉宇:“單從表現形式看,默劇和號稱以肢體動作取代語言的啞劇是一樣的。但有專家認為,二者內涵還是有不同的,默劇之‘默’,指的是沉默與默契,並非否定語言功能,相反,正式要通過舞台形式來表現戲劇非語言性的意境,但啞劇的‘啞’指的是‘無語言’,前提是否定語言功能,純粹使用肢體動作來演繹戲劇,二者不能混為一談。”

“歌劇是一種綜合性的戲劇表演,它緊密結合著話劇表演、歌唱表演以及管弦音樂,其中還有舞蹈,表演形式多樣,更有感染力,所以我推薦大家看歌劇。”

“哦,我明白了,謝謝蘇老師。”

夏羽翔團長:“像我這個年齡的觀眾還是很喜歡看戲劇,戲劇從古發展至今,這門藝術深受觀眾的喜愛,以前隻有貴族才能進入豪華劇院觀看表演,現在大眾化了,老百姓買票,也能走進大劇院欣賞。我尤其喜歡歌劇,歌劇有背景音樂,又有高音唱段,聽上去很有華麗感,是聽覺的盛宴。”

“大家平時工作都很忙,這種高雅藝術,能進入大劇院看歌劇,看一場音樂會,看一場芭蕾舞表演,真是一種享受。”

蘇曉宇:“這個世界是一個大舞台,而我們每個人都是其中的表演者,戲劇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有很多現實主義作品,很接地氣,很能反映社會現實,能引起觀眾的共鳴,尤其是那些經過歲月的沉澱,流傳下來的經典劇,很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