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蒙古國景點(1 / 2)

趙宏把周森送回酒店,讓周森好好休息,第二,趙宏又開車來接周森,周森上了車,車往前開,周森一邊看著車窗外的風景,一邊和趙宏聊。

趙宏:“蒙古國作為內陸國家,隻有中俄兩個鄰國,地理位置決定其與中俄發展經貿關係的便利性。”

“他們已經意識到要振興經濟,必須發揮自身的比較優勢,拓展經濟增長點,擺脫對礦業的嚴重依賴,發展麵向中國這一大市場的相關產業,如羊絨、乳業、牛羊肉加工業及旅遊業等。”

“這些年,他們采取措施改善投資環境,這對參與在蒙古國‘一帶一路’項目的中國企業來是一個好消息,期待更多‘一帶一路’項目在蒙古國生根落地,造福兩國人民。”

趙宏先帶周森去成吉思汗廣場,成吉思汗廣場位於蒙古國烏蘭巴托市中心,是蒙古國最繁華的地方,原名蘇赫巴托廣場,廣場中央有蘇赫巴托紀念碑,是烏蘭巴托僅有的兩座蘇赫巴托像之一,每逢重大節日和慶典,蒙古國人都會在這個廣場舉行儀式。

周森帶著采訪團隊,攝像師的鏡頭記錄下來,蘇赫巴托爾的騎馬雕像,吸引了攝像師的目光,給了一個特寫,廣場東側為國家古典藝術劇院、中央文化宮,西側為烏蘭巴托市政府、中央郵局等建築。

除廣場中央原有的蘇赫巴托爾紀念碑,廣場北側國家宮前又立起了一排紀念成吉思汗、窩闊台和忽必烈的大型列柱。

趙宏介紹:“每年到跨年的時候,都會在成吉思汗廣場有大型的煙花及音樂會,有幾萬人在廣場跨年,特別熱鬧。”

趙宏又帶著周森去蒙古最大的寺廟甘丹寺,位於烏蘭巴托市中心,烏蘭巴托市的前身大庫倫就是甘丹寺的基礎上逐漸發展成城鎮的,寺內最引人矚目的是章冉澤大佛,此佛高8米,全身鍍金,鑲嵌大量寶石。

“想要了解一個國家的曆史,去曆史博物館是最好的了,我帶你去蒙古國家自然曆史博物館看看吧,和俄羅斯的博物館風格是不一樣的。”趙宏。

“好啊,我很想去看看!”

蒙古國家自然曆史博物館共有三層,一層展品包括蒙古石器時代遺址和岩石雕刻,二層收藏了大量民族服裝,三層則集中展示了蒙古遊牧文化的代表藏品。

最具特色的是二樓的化石展館,中央放了一足有兩層樓高的暴龍化石,旁邊還有多隻在戈璧沙漠出土的本地恐龍化石,對於這個龐然大物,周森抬起頭,饒有興趣,他站在旁邊合影,留作紀念。

除此之外,二樓展廳還展示蒙古的農業生產,蒙古曆代的服飾、首飾等展品,還有古代蒙古人的日常生活用品,介紹蒙古高原上的一些古國,如匈奴、鮮卑、契丹、突厥、匈奴和回鶻汗國等時代的的一些墓葬及其它曆史遺跡。

“我再帶你去看看蒙古國的母親河,圖拉河,發源於成吉思汗的故鄉肯特山,全長約700公裏。它是鄂爾渾河的支流,並經色楞格河流入貝加爾湖。”

當周森帶著采訪團隊趕到圖拉河,看到的景象令周森驚訝,圖拉河出現了部分河段斷流的現象。

“這是怎麼回事?”周森不解的問。

趙宏歎了一口氣,“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現象原因很多,一是全球氣候變暖、幹旱以及荒漠化進程的加劇,二是這些年圖拉河上遊及沿岸數十公裏建起了一些企業和大量居民樓,建築和冬季取暖造成的亂砍亂伐現象嚴重,植被急劇減少,自然環境惡化和人為破壞使圖拉河水流量逐年減少,如果不采取有效保護措施,幾十年後圖拉河可能成為曆史。”

周森十分感慨,“一定要好好保護,水資源是非常寶貴的,人類要思考如何和自然和諧共處,在發展人類文明的同時,也要兼顧自然環境的保護,如果河流沒有得到保護,荒漠化、幹旱進程加劇,就會讓人無法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