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白酒和葡萄酒(1 / 2)

夏羽翔團長:“宋老師,您能給我們一酒類的起源,以及我們現在的餐桌文化嗎?”

宋昶:“好的,酒類的起源是從祭祀的開始的,是有著有明確的訴求和儀式的,這在很多商品中是沒有的,所以喝酒的目的承載了很多東西,例如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人們喜歡一邊喝酒,一邊坐著聊,溝通,特別是古人,興致來了,就會吟詩一首祝興,帶著情懷,帶著文化的厚土,帶著某種價值觀,也代表著餐桌文化。

“起餐桌文化,每個國家有每個國家的餐桌文化,我們中國有中國的餐桌文化,西方有西方的餐桌文化,各不相同,各有特色。”

“葡萄酒對中國消費者而言,其消費習慣正在形成之中,但消費本身是一種文化傳承,正像中華文明一樣,隻要有中國文字存在,這種文明就不會消失,每一個國家的消費都在本國文化的影響下演變,中國文化和西方很多國家是不一樣的。”

“我們再來看看我們中國的情況,中國地廣人多,經濟發展不平衡,飲食習慣不一樣,即便同一個省,同一個城市,也一樣存在著很大的差別,不同的地域文化,其消費文化也有很多不同。”

“現在的趨勢是全球商品貿易,世界是平的,東西方文化相互交融,中國的商品銷售到世界各地,世界各地的商品也銷售到中國來,國際貿易,促進了全世界經濟的繁榮,各種文明也相互影響,相互交融,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格局。”

“所以我們中國的白酒,例如茅台酒、五糧液銷售到全世界,其他國家的酒水也銷售到中國來,葡萄酒是其中之一,對於其他國家來中國是巨大的新興市場,充滿了商機,他們是不會放棄賺錢機會的,而我們的老百姓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也願意購買葡萄酒,雙方都有利,一帶一路又提倡互聯互通,合作共贏。”

曲麗華問:“宋老師,那我們中國會不會變成葡萄酒強國?”

宋昶笑了,搖了搖頭,“葡萄酒在中國市場將會是分地域、分階段、分城市、分人群的逐步發展的,我們叫做階梯式發展,中國不會一下子就變成了葡萄酒強國,不可否認,我國在葡萄酒的釀製方麵還和西方發達國家釀製的世界頂級葡萄酒還有差距,我們還是需要學習和借鑒他們的經驗,學習他們的技術。”

“不過,我們也看到了可喜的變化,在中國,葡萄酒飲用者越來越多,懂酒的人越來越多,個性化需求自然會增多,從消費場景看,不同場景,有不同的需求,其實大部分酒水都有這樣的特性。”

孟文傑問:“宋老師,我們看到葡萄酒進入我們中國市場,大部分都是大眾化和商務飲用比較多,很少看到很有個性化的其他產品,這是為什麼?”

宋昶點頭,“你的對,大眾化和商務飲用才是真正的主流,太過個性化的產品是很難有市場的,太過個性化的產品他們的市場受眾是針對一部分消費者的,人數比較少,是很難在市場上生存的,所以我們還是要從大眾化和商務飲用的角度去研究發展我國的葡萄酒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