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當年鄭王驅逐緬軍後,順湄南河而下,經過此寺前,正好是黎明時刻,遂下令上岸到寺裏麵禮拜,後鄭王登上王位,下令重修此寺並改名為“黎明寺”。
聽這位鄭王是華裔,周森來了興趣,他問丁老師,“他們是中國哪個地方的後裔?”
丁老師:“據是中國廣東潮州人後裔,泰國王室最早由中國清朝的鄭信創立,鄭信打敗了緬甸的入侵,統一了泰國各部,奠定了現代泰國的基本版圖,被泰國人尊稱為‘吞武裏大帝’,是泰國曆史上五位最大的‘大帝’之一。”
“廣東澄海市華富村曾出了一位泰國國王,叫鄭信,是曆史上第一個在海外當國王的華人,是泰國曆史上的英雄人物。”
華富村鄭氏宗祠門側有一副對聯“曾與帝王為手足,欣收子作門生。”
“從這幅對聯上也能看出鄭家的豪氣,凡是能成為王者的人,都有自己的過人之處,膽量、勇氣、有勇有謀,不管後來的成敗如何,他們是華裔,就憑這一點,就值得驕傲,鄭信是曆史上第一個在海外當國王的華人,是泰國曆史上的英雄人物,至今還流傳著許多和他有關的傳。”
“鄭昭和他是什麼關係?”
“鄭信就是鄭昭,他的泰國名字叫達信,我出來,大家耳熟能詳,在泰國都知道這位泰國國王。”
“這位曾當過暹羅國王的中國潮州人就是泰國曆史上著名的愛國英雄、吞武裏王朝的創建者鄭王大帝,也即是被梁啟超譽為‘中國四大殖民偉人’之一的鄭昭。”
“他的祖籍在中國廣東省澄海縣華富裏村,父親鄭達,是一位貧窮的農民,鄭達在鄉間難以立足,不得不隨私下在中國到暹羅間從事販運貿易的木帆船南渡到暹羅謀生。他起初在暹羅首都阿瑜陀耶城的下層社會中艱難奮鬥,後來發達了,並得到了國王賜予的爵位,他娶了一位名洛央的暹羅姑娘,然後剩下了鄭信。”
“這個孩子的成長過程,成為了傳奇,因為很多機緣巧合,他被財政大臣昭披耶卻克裏收為養子,從禦前侍衛一路被升職,因為他英勇善戰,屢立戰功,在那空那育府附近的菩三浩村的一場遭遇戰中,他又利用有利地形,以少勝多,擊潰了一支二千多饒緬軍,繳獲了許多武器彈藥。”
“在烏雲壓頂的艱難時期,他的勝利極大地鼓舞了暹羅人民抗敵的鬥誌,披耶達信的名字迅速地傳遍暹羅各地。”
“後來他自立為王,準備以南方為基地,聯合各地方勢力,進行抗緬的戰爭。”
“緬甸侵略軍燒殺搶掠的暴行已激起暹羅人民的共憤,鄭信的軍隊得到了各階層廣泛的支持,鄭信的軍隊贏得了泰國人民的民心,當時所向披靡,緬軍聽到他的名字聞風喪膽。”
“經過一番艱苦的浴血奮戰,鄭信擊敗了緬甸侵略軍,鄭信被部下擁戴為暹羅國王,他的人生故事也成為了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