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萬神殿(1 / 2)

萬神殿是古羅馬的著名建築,當大家站在萬神殿麵前抬頭看的時候,被這座曆史悠久,保留完好的歐洲建築所打動。

奧利弗介紹:“這座神殿被米開朗基羅讚歎為使的設計,可見它設計之巧妙,萬神殿是古羅馬精湛建築技術的典範,在建築學的教科書中必學的經典範例。”

“它位於羅馬市中心,位置也非常好,在羅馬市中心,有一個中央豎立著高大的尖頂方碑的噴水池,方碑基座雕有古羅馬神話場景,這一噴水池所在地就是羅馬萬神殿的前庭。”

“相信大家已經去過不少國家了,俄羅斯、匈牙利、法國、意大利,建築師們都非常喜歡用噴泉來修飾建築,把古板的建築前加上噴泉的靈活,就顯得更為生動形象,噴泉噴出泉水,一般是用人工循環,噴出來的水,通過特定的裝置還能再次回流,再次噴出,如此循環,節能又好看。”

曲麗華點頭,“是的,我也發現歐洲很多地方,建築師都很喜歡用噴泉來活躍氣氛,有盛大的慶祝活動,或節假日,都會舉行慶祝活動,有噴泉的地方,往往能聚攏人氣,家長會帶著孩子來觀看噴泉,有一些還做成音樂噴泉,伴隨著各種音樂節奏,噴泉歡快的跳動著,隨風舞動,搖曳生姿。”

“是的,噴泉運用得好,確實可以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線,接下來,我還是給大家講解一下萬神殿的建造曆史,萬神殿始建於公元前27-25年,由羅馬帝國首任皇帝屋大維的女婿阿格裏帕建造,用以供奉奧林匹亞山上諸神,可謂奧古斯都時期的經典建築。”

“當然了,萬神殿也曾經遇到過火災,使萬神殿的大部分被毀,僅餘一長方形的柱廊。”

“多年後,又重新重建,這一部分被作為後來重建的萬神殿的門廊,門廊頂上刻有初建時期的紀念性文字,從門廊正麵的八根巨大圓柱仍可看出萬神殿最初的建築規模。”

奧利弗一邊介紹,一邊帶著大家走進去參觀,曲麗華抬頭看,看到了奧利弗剛才所的那根柱廊,重建後,完全變了樣,已經煥然一新,建設設計師經驗豐富,非常懂得建築學的藝術之美,知道如何設計,才最美觀。

它是一個寬度與高度相等的巨大圓柱體,上麵覆蓋著半圓形的屋頂,萬神殿的基礎、牆和穹頂都是用火山灰製成的混凝土澆築而成,非常牢固,萬神殿下半部為空心圓柱形,從高度一半的地方開始,上半部為半球形的穹頂。

奧利弗:“這樣支撐才最有力,能撐起巨大的分量,這是采用了力學的原理!”

曲麗華點頭,孟文傑也覺得這樣的設計非常的巧妙,既美觀,又能承受重量。

奧利弗:“建築設計師,為了建造萬神殿還是花了不少心思的,為使穹頂牆厚的遞減更有利於萬神殿整體建築的穩固,萬神殿穹頂內壁被整齊劃分為5排,每排28格,每一格皆被由上而下雕鑿凹陷,不僅使牆厚的遞減更為合理,也增加了萬神殿內部的美觀性。”

曲麗華抬頭看,果然是這樣設計,恰好能支撐重量,又將內壁設計得非常漂亮,看上去莊嚴而華麗。

奧利弗繼續介紹:“建築師是非常有經驗的,他們設計的時候,已經算過各種數據,數據不能出錯,否則一個地方出錯,另外一個地方的材料就不夠了,必須不多,不少,恰好才行,穹頂頂部的矢高和直徑一樣,萬神殿的剖麵恰好可以容得下一個整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