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屬於呂貝克城建立時期的縱向的軸心穿越城市,水路環繞著城市,各式各樣的寬闊的街道,它們通常是曲折的,形成網絡環繞著廣場,從一個街區穿越另一個街區。
羅賓帶著大家參觀,一邊走一邊介紹。
“其中哥特式的聖瑪麗教堂、羅馬式的大教堂等眾多教堂尖頂簇擁在舊城區上空,仿佛是一片教堂的森林。”
“之前我已經為大家介紹了,在德國還是經常看到教堂的,德國還是很重視宗教的,特別是中世紀,建造了很多教堂,保留到現在,就能看到很多教堂。”
曲麗華點頭,“教堂確實多,來德國,每去一個城市,就能看到教堂,之前羅賓帶我們去鎮,鎮上也有教堂,可見德國還是很重視宗教的。”
“是的,我來為大家介紹聖瑪麗教堂吧!”
“聖瑪麗教堂成為呂貝克最重要的建築物,並因其藝術的高貴價值而在歐洲享有盛名,這兩座建築當時曾在整個北歐有廣泛影響,以致波羅的海沿岸的大量建築都紛紛模仿。”
“聖瑪麗教堂被作為哥特式磚構大教堂的典型,具有獨特的建築風格,它的一半是哥特式的,而另一半是麗娜莎挪式。”
“我帶大家進去參觀一下,這座教堂還是很出名的!”羅賓帶著大家進去參觀教堂。
曲麗華和孟文傑跟著走了進去,這個教堂還是很有特色的,地基像一朵玫瑰,既象征了聖瑪麗亞的美麗純潔,和德國之前羅賓帶著大家參觀的教堂類似,教堂內隨處可見極具基督教色彩的五彩玻璃窗和惟妙惟肖的壁畫。
屋頂畫描述了聖母瑪麗亞領受使向她傳遞上帝的旨意,告知她將由聖靈感召而生耶穌的故事,還有很多油畫中的人物,栩栩如生,神態各異,都有一些神話故事。
曲麗華抬頭觀看,覺得教堂的裝飾典雅大方,繪畫也很有特色。
“神話故事,我就不一一展開了,有一些聖經上的故事,也有一些神話故事,這種裝飾的風格帶一些浪漫的色彩。”
走出了教堂,放眼望去,還是有很多有特色的建築。
羅賓解釋:“中世紀由於對空間需求的增長,建築結構上出現了內院和背街,臨街的房子將內院與大街隔離開來,形成了相對封閉的內向性格,同時也造就了舊城的獨特風貌。”
“建築雖然有了一些年代,經曆了一些歲月的滄桑,但是經過重建以後,還是重新恢複了風采,大家有沒有發現,不管是城門,還是教堂,建築的房頂都是又高又尖,高高的聳立,很有特色,這是因為德國人信仰宗教,覺得房頂越高,就能越接近上帝,另外一個原因,之前約瑟夫夫婦也介紹過,就是防止屋頂積水,房頂尖,雨水可以順著房頂流下來,還有第三個原因就是美觀。”
文化史博物館坐落在中世紀建造的修道院內,中世紀的藝術作品,除了豐富的館藏以外,幾乎完好如初的修道院也很值得一看,藏品包括考古發現、中世紀的宗教珍寶、玩具和家居用品,許多畫廊都展出當地的藝術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