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形露台分為六層,每一層高差約2到3米,露台擋牆被建成弧形的玻璃暖房,擋牆前種植了來自葡萄牙、意大利和法國的葡萄藤。
建造得非常寬敞,這樣設計,看上去很是氣派,從露台下麵的花園向北望去,無憂宮和葡萄梯形露台在陽光沐浴下非常漂亮。
再加上噴泉的點綴,增加了靈動,讓建築變得更加柔和,環噴水池的圓形道路外側布置了12座用白色大理石雕刻成的羅馬神話人物,包括維納斯、阿波羅等,在圓形噴水池的左右兩側有八塊草坪,四角聳立著四根高高的圓柱。
草坪是經過修剪的,這裏都有園丁來照顧草坪,種植一些花草來點綴,圓柱是極具有歐洲色彩的羅馬圓柱,又白又高聳立,看上去很是威嚴。
無憂宮花園內到處都可以看到雕刻精細的各種各樣的雕像,據有兩千多座,可以從這裏看得出歐洲的雕塑工匠們深厚的功底,雕刻的人物都惟妙惟肖,形象生動,羅賓帶著大家觀看,拍照留念。
林蔭大道東西長約兩公裏,從東到西沿林蔭大道兩側分布著古老的方尖碑、海王星石窟、博物館、畫廊、橘園宮、中國茶樓,最西端是無憂宮新宮。
在中國茶樓附近的草坪上,還立著一尊中國的青銅鼎,很具有特色,年代有些久遠,站在這裏,還是能感受到一些韻味,曲麗華拍照留念。
人們在這裏矗足,抬頭眺望遠處的風景,覺得心曠神怡,很是輕鬆,曲麗華手遮陽光,往前望去,也覺得視野開闊,陽光直射下,無憂宮花園內高大的樹林叢中,色彩斑斕十分絢麗,看著這些美景,曲麗華覺得心情愉悅。
林蔭大道的最西端是新宮,該建築始建於1763年,完成於1769年,它被認為是最後一個偉大的普魯士的巴洛克式宮殿,新宮仍然是根據腓特烈大帝的設計意圖建造的,規模和高度都比舊宮要大得多。
新宮廣場有一條半圓弧線道路,路旁聳立著一座座潔白的大理石雕像,在圓形紀念亭中,曲麗華發現這裏有很多白色的歐洲式的大理石雕像,曲麗華問羅賓,羅賓告訴她,它是由腓特烈大帝為紀念他最喜歡的姐姐而建造的,廳內安放著他姐姐威廉拜羅伊特的雕像。
“他用這種方式來紀念他的姐姐,對他姐姐有深厚的感情,歐洲人都是用油畫或者是雕塑的方式來紀念一些重要的人物,有國王、貴族,皇親國戚,一些社會名流,為推進社會而做出貢獻的科學家,在某一個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著名人物。”
“能被雕刻成雕像,矗立在這裏,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遊客們都來這裏紛紛舉起相機,拍照留念!”
腓特烈大帝曾經過,“王冠僅僅是一頂不防雨的帽子”,這句話證明了其謙虛的態度。
“腓特烈大帝在18世紀維護著普魯士的秩序,他的願望就是一個普通饒願望,無憂無慮,這樣的願望,在當時看起來,真是遙不可及,他命人建造了無憂宮,夏宮,這是他夏季居住的地方,也是他最喜歡的地方,同時這裏也是一個庇護所,在困難時期,他帶著他的愛犬來此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