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歌德和席勒(1 / 2)

羅賓又帶著大家去席勒廣場,設在席勒廣場的這些木質攤位及其別致的屋頂,伴著香氣四溢的葡萄酒和肉桂格子餅的香甜,非常有特色。

曲麗華一到這裏,就看見德國大作家席勒的雕像,羅賓告訴大家這是由一位丹麥雕塑家完成,席勒出生在斯圖加特附近的馬爾巴赫。

羅賓:“可能大家對這位德國大作家不太熟悉,我給大家介紹一下!”

“他是德國18世紀著名詩人、哲學家、曆史學家和劇作家,德國啟蒙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

“被公認為德國文學史上地位僅次於歌德的偉大作家,歡樂頌的詞作者,歌德的摯友,他在德國的文壇上還是很有知名度的,接下來,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這位作家的生平和經曆。”

“席勒出生於德國符騰堡的城馬爾巴赫的貧窮市民家庭,他的父親是軍醫,母親是麵包師的女兒,席勒童年時代就對詩歌、戲劇有濃厚的興趣。”

“上學期間,席勒結識了心理學教師阿爾貝,並在他的影響下接觸到了莎士比亞、盧梭、歌德等饒作品,這促使席勒堅定的走上文學創作的道路。”

孟文傑:“所以在這位作家的成長經曆中,遇到了什麼樣的人,十分重要,有一些重要的老師,在他的人生道路上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羅賓點頭,“是的,遇到一位好的老師,在人生道路上起到了指導作用,在這位老師的影響下,席勒走上了文學創作道路,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對他整個人生至關重要,也少走了彎路。”

“如果沒有遇到正確的指導老師,就會走彎路了,遇到一位好老師,是非常幸閱!”

“1777年,席勒開始創作劇本,1781年完成,次年1月在曼海姆上演,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人們潮水般的湧入狹窄的禮堂觀賞戲劇,有些評論家甚至認為席勒就是德國的莎士比亞。”

“大家一定知道莎士比亞,席勒能得到這麼大的轟動,讓他立馬就紅了,被追捧的程度,非常火爆,大家都爭相去禮堂觀賞他的戲劇,得到了觀眾的喜愛。”

“要成為一名偉大的作家,除了專研文學以外,席勒還有一段時間專門潛心曆史和美學的研究,並沉醉於康德哲學之中,也就是他擴大了自己的知識麵,看了很多東西,把這些感悟都融合到他的文學創作中去,增加了他的文字感染力,增加了他作品的思想厚度。”

孟文傑點頭,“是的,作家得有生活經驗,有人生閱曆,有自己的人生感悟,創作出來的作品,才接地氣,文學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寫出真情實感,才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是的!”羅賓點頭,“席勒是德國古典文學中僅次於歌德的第二座豐碑,他創作的劇本搬上了舞台,裏麵的藝術性寫實,反映現實,能引起觀眾的共鳴。”

“我們在關注席勒的作品,也關注到了席勒和歌德的友情,這兩位都是德國的著名作家,歌德知名度更高一些,歌德1749年出生於美因河畔法蘭克福,德國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學家,他是魏瑪的古典主義最著名的代表,而作為詩歌、戲劇和散文作品的創作者,他是最偉大的德國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學領域的一個出類拔萃的光輝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