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斯裏巴加灣(1 / 2)

“我帶大家去參觀一下文萊的博物館,看看博物館裏麵的展品,聽聽工作人員的講解,能更快,更好的了解文萊的曆史和文化。”

“老柳,你得對,我也讚同這樣的觀點,我們去一個地方,一般都會先去參觀一下博物館!”

文萊博物館始外觀為白色,共有兩層,館內的展品分為***藝術、文萊石油發展史、馬來習俗及傳統手工藝、考古發現與文萊曆史、沉船寶藏等五大主題。

一樓的右側為展廳,有許多展品,二樓的左側是文萊傳統文化及手工藝品展廳,用真人大的塑像、圖片、實物等結合展現了文萊的傳統文化和民風民俗。

還有大量的古物如陶器、精致的古代藝術玻璃飾品,珍貴且擁有紀念及曆史性的地毯等,其他可在博物館內觀賞到的包括銀、銅製品,婆羅洲人種誌展示及油田、鑽油台模型及資料。

“斯裏巴加灣市是文萊的最大城市,已建設成為一個現代化城市,我們大家來這裏參觀一下,看看這裏的繁華。”老柳。

“老柳,你得給我們當導遊,你比我們熟悉,景點就要靠你多介紹了。”

“好的,包在我身上,我一定盡心盡職!”

“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吧,斯裏巴加灣在婆羅州北部,文萊灣西南角濱海平原,文萊河畔,原為沿河分布的幾十座水上聚落,現為現代化城市,有豪華宮殿、體育館、博物館等,居民主要為馬來人和華人,重要農貿中心、河港。”

“起這裏的曆史,始建於中世紀,16世紀手工業聞名,港區漲潮可進入吃水5-7米輪船,文萊也靠近海洋,水路運輸很方便,公路通都東、詩裏亞、白拉奕、穆阿拉、萬加等城市,陸路運輸也是很方便的。”

“國際航線通新加坡、曼穀、馬尼拉、吉隆坡等地,和周邊國家也有密切的貿易關係,名勝古跡有博爾基亞蘇丹陵墓、丘吉爾紀念館、國家博物館等,曆史古跡多,風景秀麗,為東南亞遊覽勝地。”

“工業主要是石油、然氣、橡膠和木材加工等,居民生活所需的食品、衣物等日常消費品依賴進口,旅遊業很發達,每年來這裏旅遊的遊客非常多,出了去新加坡,來文萊旅遊的遊客也逐年增加,市內的水陸交通方便,從斯裏巴加灣到穆阿拉港的公路是全國的主要幹線。”

“這裏的氣候,也是和東南亞差不多,也是比較熱的,斯裏巴加灣市靠近赤道,屬典型的熱帶海洋性氣候,白炎熱,夜晚涼爽,沒有旱季。”

“這裏的降水量還是很充分的,由於靠近海洋,捕魚業也是很發達的,想要吃什麼海鮮,都可以很方便的獲得,也有漁民靠捕魚為生。”

周森聽了老柳的介紹,有點好奇,問:“老柳,他們一邊的是什麼語言?”

“這裏馬來人比較多,當然是馬來語的比較多,還有他們的廣播電台和電視台,分別用馬來語、英語、華語和廓爾喀語播放節目。”

“當地人有一些人都會英語,也有華人在這裏生活,所以也會華語,也能看到中餐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