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去,我們帶大家去茵萊湖,這也是緬甸的景點,最幾年還是發展得很好的,帶大家一起去觀看一下美麗的景色!”
茵萊湖位於緬甸,茵萊湖上漂浮著一片片的水上菜園,它槳浮島”,這些浮島可以隨湖水的漲落而升降,也可以像船一樣劃來劃去。
等塞耶帶著周森來到這裏,大家很快就被這裏的景色吸引了。
“哇!”劉大壯:“風景還是可以啊!”
“是啊,看上去還是挺不錯的!”周森。
塞耶笑了,“這裏還是挺不錯的,經常有導遊帶著遊客來這裏,島上的蔬菜既不會因湖水暴漲而淹沒,也不怕幹旱無雨而幹枯,我待會兒帶著大家去看一看!”
“你們一定會喜歡上這裏的!”
“好,我們跟你走吧!”周森笑嗬嗬的帶著大家跟著塞耶,提醒大家心腳下。
島上的菜農、上學的兒童都駕著這種船來往於湖上,就連和尚出門化緣也時常乘這種船,而他們劃船用的工具是以兩隻腳來代替的,看上去還是有點兒簡陋。
“有什麼島嶼嗎?”周森問塞耶。
塞耶介紹:“萊湖上的浮島有兩種然浮島和人工浮島,它們都是漂浮在水上的土地,當地人為了謀生,把湖上漂浮的水草、浮萍、藤蔓植物等聚集起來,覆蓋上湖泥,造成新的浮島。”
這些浮島的麵積大不等,大的有0.4公裏,的隻有1平方米左右。
人們在大浮島上開出一塊塊細長的條田,種植瓜果蔬菜或糧食,有的島中央還蓋起了輕便的房浮島,這些房浮島可以用竹籬固定在水麵上,也可以在湖中漂移。
“這是應該利用的,當地人想辦法把可以利用的地方都利用起來,這樣搭建起來的比較牢固,又能擴大了麵積,能在上麵種植瓜果蔬菜,讓當地有新鮮的水果、蔬菜吃。”
浮島上水足土肥,各種蔬菜和其他作物生長茂盛,浮島周圍魚群聚集,人們種地之餘,還可以捕撈魚蝦,每到收獲季節,湖區一派繁忙景象,車船滿載各種蔬菜瓜果和水鮮,遠銷緬甸各地。
“看上去還是很熱鬧的!”
“是的,這裏捕撈魚蝦還是很不錯的,俗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還是充分利用簾地的資源!”
茵萊湖中央有個固定的人工島,上麵建築了一座緬甸風格的佛塔,塔身金光燦燦,與碧綠的湖水交相輝映,秀美而莊嚴。
信奉佛教的湖上居民絡繹不絕地前來朝拜,塔的周圍沒有市場,人們從這裏買回各種食品和日用品,這也大大滿足了人們的生活需求,人活著總是需要吃飯,總是需要買一些日用品的。
許多漁民菜農也把鮮魚和蔬菜越這裏出售,每五在湖上分幾處舉行一次水上集市,進行商品交易,這裏還以出產精美的絲織品而遐邇聞名。
塞耶帶著大家去看,還挺有特色的,周森看了一些當地的絲織品,雖然看上去沒那麼精美,但是花紋和式樣還是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