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李承乾將目光轉向於另外兩人。
“你們呢?尋本王何事?”
蘇烈說道:“太子殿下,本來我們是不來這裏的,但是您讓我們在長安城中等待,而不讓我們出征,這似乎有些說不過去!”
“是啊,我們已經與太子殿下出生入死習慣了,這又讓我們在這裏守十天,說什麼也不能讓我們舒服啊。”
誰知道十天後會是怎麼樣呢?
指不定李承乾提前結束了戰鬥。
那樣的話就尷尬了。
他們還沒出征就結束了。
也不是不可能,可李承乾想說他們誤判了。
其實不止於十天,甚至還要更久一些。
“而且外麵還在說了,是因為駙馬爺的關係,所以太子殿下才讓薛仁貴出征!”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說得讓人十分煩躁。
若不是他們為李承乾的親信,他可能直接掌他們嘴了。
但是他們又是為了大唐而來的,沒有理由打他們。
“以前,我們出征吐蕃的時候,薛仁貴在哪裏?”
李承乾故意問之。
王玄策道:“在長安!”
“當時怎麼沒有人說我帶你們出發,是因為你們的向份?而本王現在帶薛仁貴出去,就是因他的身份?告訴你們好了,公主本不想讓他出戰的,但是他主動要求出戰,他又是本王的親信,這一次,不會寒了他的心,所以,讓他先行。”
李承乾這麼一說,兩人算是明白了。
原來就是這樣的。
公主還不讓薛仁貴去,此去也不是因為搶功,那是因為薛仁貴實在是憋得慌了。
換位思考一下,他們幾人出發的時候,也沒有見薛仁貴過來與李承乾說過這麼話。
因此,當李承乾話最後說完的時候,兩人都有些羞愧了。
他們低著頭,不語。
李承乾也是知道他們心中必定是慚愧。
而又道:“這一次,任道重遠,本王隻帶一萬人,這一萬人要對付三個國家,難度自然是不小,而後方的補給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讓你們帶著剩下的三萬人,那是一個巨大的重任,難道你們還不懂本王的用心嗎?”
反正出戰也好,守城也罷,都是為大唐出力。
不管是前還是守,都是十分重要的。
蘇烈先是說道:“太子殿下,屬下錯了!我們不應該懷疑薛仁貴的!”
“是的,我們不應該聽信他人的話,而枉費了太子殿下的良苦用心!請太子殿下降罪!”
兩人這便認了錯。
李承乾則是扶起二人道:“你們不必自責了,以後,有什麼問題直接說出,別藏在心裏,那樣對身體不好,對於我們之間的關係更是不好,知道嗎?”
“是!”
兩人懷著感激的心情應了是。
“好了,十天之後,若本王沒有讓你們改目的地的話,你們便到高句麗與百濟的交界處等待,到時候本王與你們會合,如果本王有改目的地的話,自然會與你們通知!”
“是!”。
“好了,你們退下吧!”
完後,兩人便離開了東宮,隻等明天天一亮便是啟程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