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一統,四海歸一。
中原、突厥、鐵勒、土穀渾、高句麗、琉球······
曙光聯盟打下來的天下,遠超以往任何一個朝代。
每一個曙光聯盟的臣民,都為此感到由衷的驕傲。
秦皇漢武,俱往矣。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曙光之主方木的名聲,在臣民心中,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頂峰!
就連之前因為世家之亂殺戮過多的汙點,也被洗白了大半。
沒辦法,這個世界的輿論,大部分都掌握在儒家手中。
世家之亂時,方木下令殺了不少名仕大儒。
這導致他在士林之中的聲望一向不好。
不過,方木已經準備重現百家爭鳴,儒家獨尊的局麵很快就會消失。
從漢代開始,曆朝曆代之所以要打造儒家獨尊的局麵。
最大的原因,就在於皇朝的意識形態,需要儒家的存在。
儒家的思想,更利於鞏固皇朝的統治地位。
方木不需要這些。
曙光聯盟不是皇朝,它使用的也不是封建製度。
方木想要將曙光聯盟打造成一種全新的意識形態。
換一種說法,就是打造一個全新的政權體製。
從高到低。
最高的,自然是曙光聯盟的最高領袖。
曙光之主。
他不負責任何具體事務,但對於任何事物都具有一票否決權。
方木因為要離開,就將這曙光之主定義為一個象征意義的領袖。
就好比是現代日國的天皇、腐國的女王一樣。
有可以。
沒有的話,曙光聯盟照樣可以運轉。
當然,與天皇、女王相比,曙光之主的權力肯定要大得多。
方木不知道自己以後還能不能回得來,就定下了一個二十年之約。
如果二十年後,他還沒有回來,他這個曙光之主的名號就將空下。
至於別人能不能繼承,那就看造化了。
方木設定的曙光之主繼承條件就一個。
曙光聯盟所有臣民,超過百分之九十五讚同。
另,曙光臣民數量不得低於一千萬。
如果你能達成這個條件,那你就是下一任曙光之主。
曙光之主往下。
則是最高議會和最高法庭。
最高議會恒定七名議員,他們不負責具體的事物,隻負責國策、以及重大的國家事件。
最高法庭恒定九名法長,負責審核以及修訂法律。
最高議會和最高法庭往下。
則是參議院和眾議院。
這兩者的作用都是一至的,就是提交議案,然後內部投票,如果超過半數讚同,則議案通過。
若是此議案涉及到法律,還要上移至最高法庭,由九名法長審核。
超過一半法長讚同,則此議案通過,然後重新修改法律。
不同的是。
參議院的議員是由專門的政界人員構成,而眾議院的議員則是由人民投票選舉而出。
參議員三年選舉一次,眾議員一年選舉一次。
參議員人數固定,目前為一百一十三人。
眾議員人數不定,根據不同地區、不同人數而算,目前有一千兩百三十五人。
參議院和眾議院再往下。
則是六部。
經管部、文教部、國防部、司法部、民政部、外務部。
經管部。
全稱國民經濟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