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加賀作為武田家對外的通商口岸確實有很多便利,因為能登這個突出角,武田家的海域被一分為二,武田正信覺得他估計要養起兩支水軍眾。
今年他的財政收入高達一千萬貫,除去各種支出,再加上今年與加賀大戰,動員了四萬餘大軍,身後還有超過五萬餘百姓運輸糧草軍械。
這接近十萬人一個多月的開銷花去了五十萬貫,除去這次高消費,水軍眾在一次從大明海商李氏購買了一艘中等福船花去五萬貫。
之前武田正信手中常備足輕兩萬一千人,另外算上自己直屬兵力五千,陸軍兩萬六千人。水軍眾一萬五千人,一支是高岡信家率領一萬人三百隻船,停留在越中富山港,另一支是津田信一率領五千人一百五十隻船停留在能登。
武田正信手中陸軍士兵軍費每年一百五十萬零七千五百貫,家臣俸祿十一萬六千百貫。水軍眾士兵俸祿六十九萬五千五百貫,船隻檢修消耗五十萬貫。
武器盔甲,消耗,糧草等等軍事用品,每年都是百萬貫,再加上武田正信手中還養著一支密衛,預算每年五十萬貫。
還有給若狹的資金,給皇、朝廷公卿和幕府將軍每年都是十五萬貫的錢財。
這些都是軍事方麵的支出,共計約為四百五十萬貫。
當然軍事方麵這都是擺在明麵上的,武田正信為了保證家中的軍事動員迅速快捷,士兵精銳,他每年在預備役係統投入了一百萬貫左右的支出。
完軍事,還有民生,東洋本就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很多河流的源頭都是從高山上下來,而東洋地形狹長,導致河流長度短,流速湍急。
如果不進行治理的話,國內農業肯定大受打擊,流民遍地,為了安撫這些流民,武田正信的財政隻會壓力更大。
眾所周知的甲府,就是一個自然災害泛濫的國家,武田信虎所在時期,他通過對外戰爭緩減國內矛盾,這也讓甲斐負重不堪。
恰好他與當時還是武田晴信的武田信玄矛盾重重,最後被追放今川家。武田信玄一上位,就對國內的水利工程花費了大力氣,他自己親自在災難多發地測量,找人商量解決辦法,這才解決甲斐窮困,之後武田信玄才得以開始自己的征伐。
武田正信對此也是十分重視的,不過在武田正信早期,他並沒有徹底解決洪澇災害問題,那時候的他完全靠著商業,以及戰爭掠奪過活。
手中的基業如同無根之萍,隻要一次戰敗,就會陷入困境。
不過這三年,武田正信的財政很是富裕,他從南蠻手中得到大量金銀,轉手就從大明商人那裏購買所需要的東西,同時他也和南洋的商人交流,購買糧食以及甘蔗。
壟斷行業的暴利,讓武田正信大肆擴軍,四處征伐,並且還有餘力建設國內基礎設施,現在的武田家道路通暢,興修水利。
武田正信也引進了水車,曲轅犁等等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