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崎景家和山縣昌景兩人頗為惋惜的回到本陣。
馬場信房問道:“敵軍來援是誰領兵?”
山縣昌景回道:“哼不足一提,他他是武田正信麾下猛將村上隆,結果差點被柿崎大人刺死,還好是他的部下拚命將其救回。”
直江景綱疑惑道:“既然援軍主將被挑翻馬下,怎麼沒能攻下見舟城?”
柿崎景家回道:“真是奇怪了,那個村上隆被人救回去,昏迷不醒,結果又出現了一名武將,繼續領兵作戰,他們的足輕一點影響都沒有。
我軍奮戰一,十分疲憊,不是他們的對手,隻能撤退,唉!”
上杉謙信舉杯飲盡,道:“武田正信軍中軍法嚴苛,早有耳聞,真是厲害啊。”
武田信玄點頭道:“還好,他底蘊太淺,手中沒有武藝高強的大將,這也讓我們勢均力敵了。”
馬場信房道:“看來是一場惡戰了,武田正信從水路給見舟城增兵,我軍無法顧及,看來重心是在攻城啊。”
軍帳內的人一聽到攻城就皺起了眉頭。
見舟城的位置很特殊,上杉武田聯軍在川北岸,武田正信的大軍在南岸。
而見舟城所在位置是川的主流與支流的交彙處,三麵環水,易守難攻,而這座城就在北岸。
所以武田正信的大軍沒必要從川渡河,可以直接乘船逆流而上,派兵進入見舟城。
所以聯軍必須攻克見舟城,不然的話,聯軍就算渡河了,也要防備見舟城裏出現大量敵軍,畢竟這裏是越中,武田正信可以調遣更多的軍隊。
接下來兩,雙方都沒有太大的交戰,反而是武田正信源源不斷的給見舟城增兵。
上杉謙信和武田信玄等人得到了偵番的報告,對此,他們覺得是武田正信想要過河,在北岸與聯軍決戰。
這樣的情況對他們來,是非常好的,但是他們也怕武田正信隻是加強見舟城的防禦,那樣的話,聯軍不得寸進,隨後就隻能撤軍。
不過武田正信沒有讓他們失望,到了第三一清早,一萬武田軍走出見舟城在外麵擺陣,其中千足輕,兩千騎兵。
上杉謙信和武田信玄升起大旗,一麵毘沙門的旗幟,一麵風林火山的旗幟,與武田正信一個黃金圈裏一個武田的旗幟遙遙相對。
雙方的軍陣並沒有什麼不同的地方,都是中間足輕,兩側都是騎兵,不過這是武田正信第一次與上杉武田兩家騎兵對抗,他也不知道自己養了幾年的騎兵有多大的威力。
武田正信的軍陣裏是一百人的足輕組為一個方陣,五百人的足輕備隊為一個大方陣。
對麵的聯軍並沒有像武田正信這樣分清楚,一般都是一名家臣帶領一個備隊或者數個備隊列成方陣。
戰場上一開始都是足輕們跑動的聲音,沒有一絲嘈雜聲,等到陣型列好之後,戰場上隻有戰馬偶爾打個響鼻,鐵蹄踩踏地麵發出的聲音。
早上,山穀的裏風吹了出來,大霧已經散去,雙方都可以看見各自的麵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