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君寶邊,邊和陰麗華過招,演示給二老觀看。二老都是當代武功絕頂的大師,一看便知其中之神。感歎張君寶的太極勁,將影響中華武術的發展,張君寶也必然成為武學大師。其成就,將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二老當即決定,幫助張君寶總結零散招式,創造一個係列。把張君寶的太極勁,發展為絕學武功!
為潛心一段時間研習修煉,二老決定帶張君寶、陰麗華去桃花島。至少要半年的時間,能有大成效。
就在此時,一道、一僧、一儒從湖麵踏波而來,水麵波光粼粼,隻是波峰稍變,倒是沒有影響淺波蕩漾開去。這哪裏是什麼輕功?還是人麼?踏波徐來,勝似閑庭信步。難道是成仙之人?饒是洪七公與周伯通年近八旬見多識廣,也不曾聽江湖上有如此神仙般三人!
看似踏波徐來,轉瞬間三人已至。三人踏上大白石。隻見得,儒生發梢銀白,發根烏黑油光可鑒。羽扇輕搖,綸巾流蘇,身材頎長,麵帶微笑。目中智芒微露,仿佛孔孟之長,手中輕搖羽扇,勝似諸葛之亮。
和尚慈顏善目,長眉飄飄過鬢,左手禮佛、右手智珠在握。僧袍雖破難掩慈愛心腸,佛珠雖偏能渡苦厄八方。
居中的道家仙長,道衣百納,大眼環耳,頭角崢嶸,發色微紅,如廟中龍王一樣威武。拂塵絲短,輕掃世間魑魅;指訣亦長,廣布道法自然。
儒釋道三位神仙一般人物,看上去雖然年歲難斷。但大智大慧之氣息,沛然而起,必然都是飽經滄桑,淩山渡海般人物。應至少百歲以上。
張君寶、陰麗華已然隨施禮,洪七公與周伯通躬身肅立作揖不敢托大。洪七公尊重前輩,麵帶尊敬。老頑童周伯通,這輩子從未如此鄭重其事,哪怕是師兄王重陽,也未如此屏息敬畏。洪七公從未見過如此乖乖的老頑童,禁不住丹田內聚,衝他吹口氣,勁氣成團。周伯通趕到一股勁風襲擊而到,來不及細想,上身一閃,躲過洪七公一口氣。老頑童是避開了,勁氣未消直襲向張君寶。張君寶順手一撥,撥到勁氣團九五之處,勁氣奔速立減,稍作偏轉後,化成氣團旋轉之力,凝氣分散,消於無形。
儒、釋、道三老相視一笑,均微微點頭,一齊忘向張君寶。
儒生搶先對張君寶道:“子,看得出你身負九陰真經內力,理應是我的徒子徒孫,拜我為師吧。”
張君寶正不知如何詢問和作答。
道人哂笑而言:“我黃裳,你自悟的九陰真經,隻有全功五成。若不是道爺我點撥,授以我隱仙宗全本九陰真經,那你如今還會是個半吊子。我是你半個師父,你沒資格和我搶,一邊去吧。”
被叫黃裳的儒生當時沒了風度,氣的羽扇呼哧呼哧急扇起來,忿忿道:“你火龍真人比我黃裳尚且大近百歲,還教過王重陽和林朝英,不知道和這子差了多少輩。你就不要搶我徒弟了。真是為老不尊!”
被叫火龍真人的道人,頓時須發皆張,微紅發梢飄起,真的像發怒的龍王。急急道:“黃裳,道爺我不是收徒,可是傳我隱仙宗衣缽,關係到隱仙宗近二百年未找到合適的第六代傳人,你怎敢和我搶!”
此時大和尚急忙立於二人中間,謹言道:“貧僧知道真人和黃裳都起了愛才之心,真人是貧僧與黃裳之師長,定然謹遵真人吩咐。”
著,拉住黃裳衣袖,長眉抖動不已。
黃裳此時,已知道自己有些任性了,怎可違扭師尊。剛剛愛才之心大盛,實在是自己激動過頭了。忙對火龍真人作揖,然後閃身退後一步。
張君寶、陰麗華姐弟決然不會想到,先前飄然如仙的佛釋道三老,會如孩童般吵嘴不休,甚至慪氣。那裏是前輩仙人所為?今才知道,神仙也打架,也無賴!
同時,洪七公、周伯通更是驚掉下巴。世傳的九陰真經為黃裳所做,為了九陰真經,有多少英雄豪傑為之瘋狂、喪命。今日,竟然真經作者本主現身,按時間計算,黃裳恐怕已經一百八十歲以上。
更嚇人的是,相傳近二百五十歲以上的火龍真人,竟然現身。那可是華夏修道至高無上的隱仙宗,武功及修為幾近仙流。哪裏是凡人可望其項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