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女是“腐女子”的簡稱,“腐”在日文有無可救藥的意思。但不是象“禦宅族”那樣是罵人的話,而是一種有自嘲意味的自稱。腐女或腐女子主要是指喜歡BL,也就是幻想中男男愛情的女性。也有把“腐女”當作那些致力於同人誌創作的深度“宅女”。
“腐女子”一詞腐女
源自於日語,是由同音的“腐女子(ふじょし)”轉化而來。腐女子的“腐”在日文有無可救藥的意思,而腐女子是專門指稱對於男男愛情——BL係作品情有獨鍾的女性,通常是喜歡此類作品的女性之間彼此自嘲的講法。在日本一些地方,直接稱呼對方為“腐女”是不禮貌的事情。情況相近,也被外界作為帶有貶意的稱呼還有“禦宅族(オタク)”。(不過禦宅原先並非自嘲用語)像“萌”一詞一樣,使用“腐”是代表腐女對特定ACG或者真實世界中男性人物和關係等產生BL幻想。腐女主要是指喜歡BL的女性,除了ACG作品、電視劇和電影等(不管作品本身是否為BL係),大部分腐女也會對真實世界男性間的關係產生遐想,例如:偶像(日本的J禁以及不少視覺係團體)、曆史人物(日本的新撰組或幕末人物、中國古代文人和帝王等)等等。總之,腐女是靠愛來萌發小宇宙的生物!首先,人們最普遍的理解是把“腐女”當作那些致力於同人誌創作的深度“宅女”。這個說法其實也沒錯,但嚴格來講,在這樣的宅女中,那些超喜歡BL的一群人才是真正的腐女。除了宅女以外,還有一些喜歡歌星球星的女性,她們平時便具有“不管是2D架空角色還是現實中的人,總之先把男性在腦海裏配對並妄想他們戀愛”的惡趣味。也就是說,不管是不是宅女,隻要有這種傾向的女性都可以稱之為“腐女”。總而言之,腐女分為“單指宅女,對BL沒有特別的愛”“喜歡BL的宅女”以及“雖然不是宅女但對禁斷的男性戀愛有愛好的女性”三個版本。所以也有人說,“我是腐女,但不是宅女”。一個女子自稱腐女時,單憑一句話難以判斷她是屬於“BL漫畫愛好者”還是“角色愛好腐女
者”又或是“BL係妄想女”。(三類)其實,腐女這個詞起源很早,大概在80年代後半就開始出現並流傳開來。“禦宅族”OTAKU這個詞在當時多用於指代男性動漫迷,而女性則被冠名為“宅女”,這些女子出於自嘲自虐的意味,幹脆把自己叫做腐女。於是,這個詞就漸漸固定下來。然而,與禦宅族一詞遭遇不同的是,腐女這個詞並沒有推廣開來,歸根結底還是因為這個詞首先是她們稱呼自己的專用詞(比如,在很多日本著名的同人誌上,女性作家自己率先稱自己為腐女),該詞並不具有貶低自己的意思。也就是說,與“宅”不同,腐女一開始就隻有自嘲的功能,並不能成為外部勢力攻擊她們的詞彙。這樣一來,現在國內對於“腐女”的認識大多是三類中喜歡BL的女性。最近,“腐女”這個詞逐漸開始被動漫媒體所關注,2011年5月17日的湖南金鷹衛視也討論了這個話題,並且專家認為“腐女”的出現是社會發展的正常現象。在甚至在不久前結束的C72(日本第72屆同人誌即賣會)上,腐女的勢力首次壓倒了禦宅。但是,腐女一詞本身其實並不是新產物,它的誕生可以追溯到80年代或者更早。有一種說法是,1978年發行的icJUN創刊號是其根源,但也有相反的說法指出並沒有看到其中出現了“腐女”這個詞。說詞源是同人誌的說法占壓倒性多數,但具體的資料並不存在。還有一種說法“腐女”是指喜歡BL作品中重口味(即H描寫占據作品多數)的一類人。另外喜歡GL的也是腐女,但需牢記!腐女不等同於蕾絲邊!腐女不會和別的女孩搞配對!
腐女YY也是有好處的哦~~
①對自己負責,因為自己並未參與幻想中的行為,回避了會被認為淫蕩或不潔。
②幻想雙方或己方都為男性,可以滿足內心對異性的渴求,又可以想象成為女性追求的完美愛情,回避了對幻想的人物在現實中負責。
③沒有性經驗的她們在男女性幻想時總是有本能的畏懼心理。認為男人在時都是獸性驅使。而BL時則沒有這種恐懼,因為這時的愛是純潔的,所以性也是純潔的。
④在幻想中,雙方或己方都為男性,自己扮演的角色都是內心非常喜歡的,此時可以滿足少女內心裏花心的需求,而又回避了花心後帶來的精神上的自我譴責。
⑤這種幻想也能抒發對於現代人際交往的繁重與疲憊,一半的玩票價值討論兩個男生也可以緩解一下情緒。對於一些認真的人來說,可能會想得很嚴重,但如果不抱著譴責的思想,也許很容易接納。
必備特征
1.把喜腐女
歡BL文藝作品作為很重要的愛好。(輕微的小愛好不算,必須是非常依賴的愛好著BL)
2.喜歡YY男男。就是把不是同性戀的動漫、小說或人物意淫成同性戀配對即強行湊成BLCP。(YY非同男男為同性戀這一條,是所有腐女具備的特征,也是腐文化和耽美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若無YY這一特征,隻是單純的喜歡一些優秀清水的BL作品,那麼你隻是半腐、微腐或是非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