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鳴還在新北平中。
這天,他終於不躲在後宮了。
章鳴已經在後宮躲了一個多月。
一個多月沒有怎麼正式的理朝政,也沒有召開內閣會議。
這天,章鳴終於出來了。
他出來之後,不是去內閣辦公的地方,而是去了幽州學院。
這天,他要給即將出任各地官員的學員上課。
這些來培訓的有一部分剛考入科舉的,也有一部分是在外擔任過一段時間官員,準備提拔的。
“遼王。”
進去之後,一個班六十多人,一起向章鳴行禮。
章鳴回了個禮,然後讓他們坐下。
“這次,受邀來給你們講課,我準備了三天的課程。”
“這三天的課程內容很多,隻能大概跟你們講解一下,讓你們有個入門,然後自己再去學習。“
“這第一課講的便是華夏地理。”
“你們少數人可能學到過,一些人學習過一部分,但是絕對沒有人學全過。”
“之前因為軍事的原因,不能公開,如今已經沒有什麼顧忌了,可以公開的講。”
章鳴開始教學。
從東北的黑土地,華北平原,橫斷山脈,黃圖高原,長三角,兩湖,兩河,南方的地方。
之後各地的地理特征,還有各地的地形地勢,氣溫,季風變化等等。
章鳴一個地方一個地方的講解。
講解的十分的仔細。
有人送來茶水,章鳴喝了很多。
一天,七節課,講得十分的辛苦。
學員們,聽的很認真,好多人第一次聽到這些,十分的震撼。
講了一天地理,章鳴實在是累。
為何給他們講?
他們很可能將來主政一方,必須了解。
施政的時候才能因地製宜,才能製定出相應的政策來。
他們這才知道,原來地理之學,有那麼多的學問。
各地的差異又是如此的巨大。
同時,他們也第一次有個大概了解,原來華夏那麼大。
章鳴講的還是華夏地理,並沒有給他們講全球的地理。
一天結束,諸葛亮、諸葛瑾還有徐庶又聚在宿舍裏麵。
“兄長,元直,今天可算是大開眼界了。”
“是啊,我華夏竟然是如此的地形地貌,各地詫異如此之大。”
古人,對地方隻有一個籠統的概念,就算繪製地圖,也是繪製一小塊地方的地圖。
這種大範圍繪製地圖,古人還沒這技術。
“遼王給我們講這些,也是費了一番心思了,這對我們以後施政十分的重要。”諸葛瑾說道
諸葛亮聽完點點頭說道:“嗯,沒錯,小到地方,大到中樞,學會這些,都十分重要。”
三個人又互相的過了一遍筆記,將今天聽到的內容給熟悉了一遍。
第二天,章鳴繼續來上課。
他一眼望去,學員們都精神抖擻,眼裏充滿熱情。
他們對知識的熱愛。
章鳴又開始講。
今天還講華夏地理。
章鳴開講了,這次結合地理,然後講當地氣候對人文跟農業的影響,適合什麼樣的作息。
這一天就講的也很重要。
眾人聽得很癡迷。
“所以,黃土高原,生產的時候必須要保護,不保護,千年之後,這裏水土流失十分嚴重...”
“百姓砍柴燒火,砍一棵樹就必須種下三棵小樹苗,否則水土一旦流失,這片土地就再也不適合耕種,百姓會越來越窮。”
“南方適合種植水稻...”
“長江水域...”
章鳴講啊講,嗓子都有些受不了了。
但是機會難得,等他們出去,再想講也沒機會了。
又講了一天。
眾人大受啟發。
一天結束,章鳴嗓子要冒火。
不過學員們也大受啟發。
很多東西,他們以前隻能自己摸索,現在有人總結經驗給他們,自然是十分好的。
什麼條件下可以進行什麼事情。
“希望能培養幾個有大局意識的好苗子吧。”
講了兩天,一些學院的老師也去聽課了。
有兩個教地理的,他們也隻會地理,至於怎麼運用,完全不懂。
章鳴要培養一批理政的高手來。
諸葛瑾跟諸葛亮倒是很厲害。
其餘的也有不錯的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