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比鬥台上的氣氛很詭異,一表邊像是失了智一樣橫衝直撞,什麼都不管不顧了,已經殺紅了眼。另一方則完全抽出比鬥,盡量避開來自於對麵的攻擊,似乎在伺機。
然後下邊的弟子也覺得很雞肋,想象中的激烈比鬥最後發展成這樣奇怪的情形,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這兩位到底在折騰什麼?這種狀況直接把人敲暈便了事。說不定還能減少一些傷害,這樣放任下去豈不更糟?也不知道在等什麼?”有弟子看了好一會兒兒,奇道。
“大人物的想法想必跟咱們不同。我們這等練氣築基的小人物想再多又有什麼用?說不定是咱們想偏了呢。還是安靜觀戰,且再看吧。”一位看上去有些歲數的築基修士歎道。
“欸,你們說,會不會是......”另外一人眼珠子咕嚕一轉,挑眉,做了個抹脖子的動作,神色有些臆想非非的感覺。沒明說,但是在場眾人也都明白對方想要表達的意思。
“畢竟咱們也不知道他們內裏的實際關係。宗門都不知多少山呼好兄弟,卻沒少給捅刀的同門......這也不是沒可能的。”
“怎麼可能?你是不認識台上這位明鏡真人吧。換個名不見傳的我可能還相信,這位當年可是大名鼎鼎的風雲人物,雖然近些年微弱了不少,但記得他的人可不少,陣法堂諸多大能都對其青眼有加。尤其是今日在場的這位,元衡真君。據說當年二人險些成了師徒來這......”
這些人還挺有幾分信息來源,一下子就說到了某個點上了。
元衡真君跟明鏡真人的關係確是如此,後者也的確險些成了元衡真君的入室弟子,隻不過那都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之所以沒成也是陰差陽錯,命運使然。
其實也沒什麼狗血情節,單純隻是因為明鏡真人成長得太快,後又不逢其時,一前一後離宗,前腳後腳閉關,兩人的道路總是這樣巧妙地岔開,也便錯失了最好的機會。
到而今,明鏡真人已經不再需要一個授業指路的師尊。元衡真君也不再合適做對方的師父。雙方默認,溫和地將這些緣由和故事留在過往,兩人相處與以往別無二致,並無不同,唯獨缺了一個師徒的名分罷了。
曾經這位元衡真君對明鏡真人有多好,大家都看在眼裏,但凡見證了當年那段歲月都不會認可這個說法。就算做不成師徒,元衡真君也絕不可能這樣看著對方前程盡毀。
所以元衡真君的停頓的確挺耐人尋味的。不少人都在猜測對方心中的盤算到底為何……
就連熟悉元衡真君的寧夏跟金林也有些弄不清楚他真正的想法。
一時間場內議論紛紛,憂心,嘲笑,陰謀論的……什麼說法都有。
“你說隔壁那……都在想些什麼?上頭那人都快瘋魔了,竟還動都不動,莫不是……”向來焦躁易怒的某人難得好奇了一陣,挑眉問旁邊的人。
“噓,你小聲些行麼?被聽見就又被人抓住把柄了。師尊最近的脾氣可不好。”寧如皺眉,雖然她心中也難免有這樣的想法,但是她可沒這麼心大。當事人就在隔壁擱著,人家可不是死的,若是被聽見可不是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