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門口敲了幾下門,很快傳來奶奶的聲音,浦通仁推門進去,奶奶正躺在床上,看到浦通仁回來,對他道:“奶奶,你怎麼樣,你是不是腿又疼了,我給你買了你經常吃的那種止疼藥,你先吃點吧。”
扶著奶奶坐起來,浦通仁喂她吃藥,把藥喂下去之後,奶奶的疼痛似乎緩解了不少,沉沉睡去了。
浦通仁幫她蓋好被子,他也曾經問過逆係統有沒有解決奶奶腿疼的辦法,隻是辦法很多,不過浦通仁不敢讓別人看出來,於是選擇了很土的辦法。
“奶奶,我聽一種偏方,用一種特殊的蛤蟆皮貼在疼的地方,就能很快緩解疼痛。”浦通仁對奶奶道。
奶奶對浦通仁道:“到哪裏去找那種蛤蟆皮呀,我都老了,沒幾年活頭了,你不用擔心我。”
“奶奶,你放心吧,我會給你找到蛤蟆皮的,讓你能緩解痛苦。”浦通仁對奶奶道。
隻是浦通仁覺得奶奶雖然嘴上的不在乎,其實怎麼可能真的不在乎呢。人生隻有痛苦,在生活的重壓之下抬不起頭來,能活的鬆快些,當然是會好過很多。
浦通仁出去抓蛤蟆,蛤蟆皮隻是表麵掩飾的東西,他早就跟係統兌換了可以長效止疼的藥,隻是需要蟾衣作為藥引。浦通仁到林子裏麵去找蛤蟆皮,雖然是掩飾但是還是要認真找,最好還是特別點的蛤蟆。
到了林子裏,這裏的聲音很嘈雜,這個季節也很難抓到蛤蟆,大部分都冬眠了,想要找到這些蛤蟆並不容易。
對於這樣的情況,浦通仁隻是覺得隻是一點麻煩,攔不住自己的,隻是要得到蟾衣,必須要讓他自己蛻皮,而不能強行取蟾衣。
浦通仁帶著工具來到溪邊,在溪旁的地麵翻找蛤蟆,一般蛤蟆會在靠近水源的地方冬眠。溪周圍的洞穴,洞穴口一般有草覆蓋,一般藏的不太深,可以用鏟子把冬眠的蛤蟆挖出來。
冬能碰到蛤蟆本就是可遇不可求,無非冬蛤蟆在冬眠,隻有被不知因素打擾了,才會出現。而想要遇到正在蛻皮的蛤蟆就更難了,不過人為創造一些條件,也可以讓蛤蟆蛻皮。
浦通仁翻遍了溪旁的地麵,也就抓到兩隻蛤蟆,隻是正在蛻皮的一隻也沒有,浦通仁打算晚上再來看看,晚上人們在野外有時可見到這種現象,路邊草叢中一隻蟾蜍正用肢體搔抓自體皮膚,全身鼓脹狀,如用手觸之感覺滑膩,此正是它自然蛻皮的現象。
隻可惜隨著蛤蟆用肢爪把蛻皮向前推的同時,一邊用嘴去咬住逐步脫下之衣,慢慢地全部吞入肚內吃掉,如果不是碰巧很能找到機會得到蟾衣。
浦通仁把自己抓的兩隻蛤蟆帶回家,放在一個大水缸裏,上麵用紗網罩住防止蛤蟆逃跑,到養雞鴨的黃叔哪裏要了一點做飼料的麵包蟲,這些也可以給蛤蟆做零食用。
晚上又去溪邊的樹林裏蹲守,可是並沒有什麼收獲,隻抓到一隻出來找食物的落單蛤蟆。
母親回來看到浦通仁做的事情,不解的問道:“阿仁,你在做什麼。”
作者的話:很多父母都沒有自己,把孩子當做自己的夢想,隻是雖然血緣相近,終究是不同的人,要奔同不同的命運,要是隻能踏上完全一樣的旅途,豈不是太無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