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質量問題(1 / 2)

“行,這可是你的。”

範陽忍不住嗬嗬笑了起來。

在範陽看來,在中國從事商業行為,特別是目前這個年代,本來就有著很大的先決優勢。

特別是製造業。

首先我們國家的人口基數,和這個人口密度,那就決定了你無論做個什麼,隻要不是特別笨,特別懶,或多或少,都能夠掙到錢。

就好比這樣偏遠的一個的鄉村鎮,趕個集,誰能想象得到會是這樣一種盛況呢。

一個集市,短短幾個時,流通的人口就能夠成千上萬人。

而且人流足夠集中。

目的性還無比明確,趕集,就是奔著買東西,消費來的。

可以挖掘的東西很多,要是做個相關的市場調查,起碼可以寫個上百頁的PP。

像王叔的皮鞋不好賣,那肯定是產品本身,或者銷售的方法有問題。

隻需要把這個症結找到就可以了。

範陽將目光轉向架子上的那兩排皮鞋。

發現款式有點單一,架子上兩排恐怕有0來雙,童鞋,女鞋,男鞋,造型中規中舉,有方頭的,尖頭的,係鞋帶的,和不係鞋帶的。

上邊用紅紙寫著些字:訂做皮鞋,男鞋19元錢一雙,尺碼不限。

女鞋15,童鞋1。

每種款式隻有一雙,擺在貨架上應該是樣品。

老皮匠製鞋的手藝還是不錯,一看就是多年的老師傅,雖然都是手工切割,但不論是牛筋底,還是橡膠底,都切得規規整整。

範陽隨手拿下來一雙,放在手裏折了一下,翻過來覆過去的看了幾遍,鞋底非常柔軟,這樣一雙皮鞋上腳肯定很舒適。

但有個問題還是很明顯,那就是鞋麵感覺略薄,手一壓,好像有點容易扁,韌性不是很夠。

前世自己創業的初期,沒什麼錢,也曾穿過幾年的劣質皮鞋,也算是有一定的經驗了。

但有一點,前世範陽主要是貿易,銷售,對生產並不專業,隻是略有所知罷了。

而且皮鞋,他前世作得比較少,主要是競爭太大,作皮鞋的大佬簡直太多了,水很深,牌子也雜,所以染指較少,心裏也有點拿不準。

便問道:“王叔,這個皮鞋有點軟,穿久了恐怕容易變形吧?”

王叔一愣。

詫異的重新打量了範陽一番。

這句話從範偉嘴裏出來,一點也不稀奇。

但從範陽嘴裏出來,就多少有點不可思議了。

範家的二子,他又不是不知道,能有什麼見識?從到大都是撿範偉的衣服穿,現在腳上還隻套著一雙範偉穿過的爛皮鞋。

長這麼大,即便爛皮鞋也隻穿過那麼一雙。

他怎麼一眼就看出了這種皮鞋的缺點?

實際上這也正是王叔他們無奈的地方。

這種人造革他穿了隻是種塑料製品,徒有其表,鞋麵全靠裏麵的內襯拱起來,塑形很差。

新的時候還好一點,一旦泡水就完蛋。

“這個又不是真皮,計較啷個多幹啥子。”

範陽點點頭。

的確,這也是人造革最大的缺點。

但是不對啊?

後世那麼多人造革的皮鞋,難道沒有麵臨同樣的問題嗎?

那麼他們?又是怎麼樣解決的?

這是第一個問題。

範陽記在心上了,先丟到一邊,看來產品的質量有待提升。

但直覺告訴他這並不是滯銷的關鍵。

因為現在這個年代,普通老百姓根本就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