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疑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這讓範偉如何不高興。
吃完了飯,竟然正兒八經的向範陽問道:“二娃,你這皮鞋做出來,得好賣不?”
“人是張臉,樹是張皮,但這個你得找準需求,什麼鞋不是鞋?黃膠鞋不是一樣的穿?一個老農民,你給他破了,他有這個必要麼?你得找對人群,最好是年輕人,要有一定的消費能力,聽我的,你先作個二三十雙出來,我拿到水泥廠去賣,半就要給你賣完。”
“真的嗎?”
但隨即老毛病又犯了,想了一下:“可,可萬一,賣不出去咋辦?”
“賣不出去?賣不出去,就放店子上慢慢賣不就行了,你看看,你看看那角落裏……”
範陽一指牆角的那幾卷皮革原材料。
“你放在那裏發黴就好賣了?退一萬步,就算賣不出去,也比扔在牆角強。”
“嗯,也對。那我就信你一次。”
範陽點點頭。
總算是服他了。
“我們這鞋成本多少錢一雙?”範陽又問道。
這一次,範偉卻挺配合,和王叔對望一眼:“光算料子的話,一雙男鞋,怎麼也得三四塊錢吧。”
“才三四塊錢?”範陽愕然道。
“人造革得嘛,這值什麼錢,真皮就貴了,豬皮的最少也得十來塊錢一雙。”範偉答道。
“嗯,那這個價格,你覺得賣多少合適?”範陽還是征求範偉的意見。
“我們以前賣的19,女鞋15,童鞋可以1。”
完,又補充了一句:“但實際上我們15,1,6塊8塊都在賣。”
的確,鎮上,這些人哪有不講價的。
想了一下,怕是不放心,範偉又道:“幹脆就都賣15,1,10塊吧,便宜些,好賣一些。”
“不,就按19一雙,男女都19,童鞋15,愛買不買,不買拉倒,明碼標價,分文不少。”
“這,這好嗎?”
“必須要這樣。”
一下午,範陽就在店子裏,守著老皮匠和範偉作皮鞋。
製作工藝其實相當簡單,他不像真皮,在處理的時候需要經過很多道程序,硝製,印染,還要上色,拋光,一個好的皮匠,技術的核心,往往就在製皮上麵。
一張好的皮革,拿到皮匠手裏還要經過無數道工序,耗費上十半個月的時間,才能製作出來一張油光水滑的皮革。
其中有很多加工的技巧,都是手藝人的不傳之秘。
而縫製的技巧,都是後話了,都是手麵子功夫,但凡手巧一些都能做,熟能生巧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