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上一次,我去鎮上的藥鋪問的蟲草麼?”
“那啥東西?”
“一味中藥材,我打算進去收購一些,這是那個地方的土特產,上一次我們去問,市場價00塊錢一斤左右,但我估計在裏麵去收購,價格超不過50一斤,拿回來搞批發,賣00塊錢一斤,你有興趣麼?”
“你意思是,進價50?賣00?去,怎麼不去,真有這麼好的事情?”
“當然了。”
跟缺一門,隻需要簡單明一下,讓他別那麼多廢話,跟著自己跑一趟就對了。
多了他也不懂。
可缺一門上道真的挺快,想了一下,竟然道:“這個,恐怕要不少本錢吧?”
“夠了,我準備了000塊錢的樣子,先進去探探路。”
範陽身上1000多塊錢,看看能不能在範偉那裏,再想辦法套個1000塊錢。
眼看著四月份,已經到了蟲草采挖的季節,先進去探探路,遲早是要大規模采購的,最遲明年,爭取能先囤積個幾十公斤。
“嗯,那行,範陽隻要你想幹,就算不給錢,我也跟著你去,那接下來咋辦?咱們現在就走嗎?要不我去買票?”
“急什麼,還早呢,今先來探探路。”
“嗯,那接下來幹什麼?”
“下午先陪我去荷花池走一趟,看看能不能帶點什麼東西進去。”
下午一點多,站在荷花池批發市場,看著眼前一條條街,琳琅滿目的商品,和擁擠的得水泄不通的人群,既有點感慨,也有點拿不定主意了。
“到底帶點什麼進去好呢?”
由於從業經曆的原因,作貿易,也和那啥一樣,講究個賊不走空,所謂雙邊貿易,自然是來回都有利潤,這才符合一個生意人的習慣。
川藏線,這是一條非常古老的貿易路線,起源很早,就是著名的茶馬古道。
川藏線,又叫蹚古道,茶馬古道分為兩條線,一條川藏線,一條滇藏線,滇藏線叫夜郎道。
而這個茶馬古道是怎麼由來的呢?
這最早源自於古代,中原地區,和西臧地區的邊境貿易。
唐宋時期,青藏高原的遊牧民族,便和中原有著非常頻繁的貿易往來了。
曆代朝廷都很重視對青藏高原的雙邊貿易,彼此之間有著非常硬性的互換需求。
首先青藏高原的牧民對茶葉非常依賴,由於海拔過高,氣候惡劣,常年高寒缺氧,牧民常年以牛羊肉為主食,農作物隻有一點青稞,又沒有蔬菜。
日常的飲食全靠茶葉來分解體內的脂肪。
茶葉,對高原上的牧民來是不可缺少的,非常依賴,幾不喝茶,渾身都是病,連屎都拉不出來。
但藏區又不產茶,藏民的茶葉供應,就隻有靠四川雅安一帶的茶區,和雲南普洱,大理一帶的茶區供應。
宋朝的時候,雙邊貿易就很繁榮了,主要的交易市場就在康定。
但宋朝交易過去的銅錢,鐵幣,往往被藩國的王爺,吐司,拿來私鑄武器,害怕他們造反,所以早在宋朝的時候,便將茶葉,特別是供給到高原地區的茶葉,劃為了戰略物資。
設立鹽茶司,由朝廷統一調度,不許民間私自買賣。
從此高原和中原地區的雙邊貿易,就變成了以貨易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