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三級分銷商(1 / 2)

雖然隻有00多公裏,但路非常難走,翻山越嶺,那時候的車也很少,運費異常昂貴,私人生意,很難支付起這麼昂貴的運費。

況且那個年代的車太貴了,私人玩運輸的還比較少。

所以才會有那麼多人搭貨車,捎帶貨物進來。

高原地區主要是農牧為主,但凡是成品商品,價格都比較高,一罐豆瓣醬都要5塊錢,一瓶汽水也要四五塊,所以錢比較好掙呢。

雖然銷量可能趕不上外麵,但單價高,利潤足。

大型的超市,沒有,隻有到處林立的型商店,副食店,雜貨鋪。

價格都比外麵要貴個一兩倍的樣子。

另外還有一個皮毛市場,另外還有個夜市,不過規模都不大。

但更多的是隨處可見的攤販。

和路邊上隨處可見的雜貨鋪,賣部。

範陽打聽了一下,像範陽帶進來的這種沙琪瑪,和他一樣包裝,500克淨含量,零售價,竟然高達8塊錢一袋。

藏區的物價高,範陽是知道的,由於交通不便,又缺乏工業支撐,無法形成自給自足的生活體係,非常依賴進口,物價一直都是居高不下,哪怕到了010年,裏麵的基礎消費品,也比外麵要貴個一兩倍的樣子。

直到川藏鐵路建成通車了以後,才逐漸的降下來。

把缺一門興奮得:“這一趟真是來對了,範陽你算一下,咱們這一趟得掙多少錢?接下來咋辦?咱們找個地方擺攤嗎?”

看向範陽的眼光也越來越敬佩。

但範陽卻不這麼看。

賬麵上的利潤雖然很可觀。

但究竟能掙到多少,還是兩的事情。

0件,如果按零售價8塊錢一袋,那麼一袋就有6塊錢的利潤,每件0袋,一件10,這一趟就有400的毛利潤。

可是專程作這個生意的話,來回的運費,車費要00塊錢,耗費在路上的過程,至少需要一個星期,每的消耗,吃,住等等,怎麼也得算到50塊錢一。

0件的量,如果零售,還要除去房租,其他開銷那些,利潤就攤得薄了。

最後這批沙琪瑪能掙多少錢,還不準。

作生意就是這樣的,周期越短,利潤越高,拖得越久,利潤就越低,假如一就能賣完,那麼這個生意絕對是暴利。

十才能賣完,就隻能算是將就。

要是半個月,甚至一個月都賣不出去,那就沒得做,甚至要虧本了。

低於這個價,還真沒什麼做頭。

所以這個8塊錢的零售價,看起來高,卻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攤販,自進自銷,所有的費用都由自己承擔。

自然是利潤越高越好。

但那些零售商店,居然高達8塊,落到範陽的眼裏,就很不正常了。

“急什麼,看到個農貿市場,你在那裏瞎起勁什麼,走,跟我去找地方的批發商問一問再。”

走在路上,看著四周林立的攤販,沿途的雜貨鋪,商店,範陽又不禁唏噓。

哎,多少年了,居然又回到老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