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牧民臉上泛著笑容,好像興趣很高的樣子,什麼都要看上一看,到了賣風濕骨痛藥酒的那個攤子,就開始掏腰包了。
而那些賣米花糖,餅幹,糖果的攤子,也都紛紛開張。
等那群牧民慢慢逛了過來,看見盤子上堆著切碎的沙琪瑪,都沒客氣,上來就撚了幾塊丟進嘴裏。
幾個人都吃得連連點頭,問道:“多少錢?”
會漢語。
缺一門臉上一喜:“8塊錢一袋。”
“8塊錢?”牧民又撚了一塊到嘴裏:“給我買10個。”
“10個?”缺一門問道。
一袋就有0個的,他到底要的是半袋,還是10袋?
還沒等缺一門考慮清楚,那個牧民便伸手去拿了,一袋一袋的往馬屁股後麵的袋子裏裝。
“10袋?”
幾個時不開張,開張就來個大的。
一次就賣掉半件。
轉眼就掙了60塊。
這顯然出乎了兩人的意料。
“我也要10個。”
“10個,10個。”
另外兩個牧民,也一人買了10袋。
還有兩個牧民斯文些,一人拿了5袋。
轉眼之間,就賣掉兩件。
輪到付錢時,這些牧民,拿出的居然全都是100的大鈔。
要知道現在100的麵額其實很少,主流還是50,10的麵額居多。
僅這一批牧民,就到手0塊錢。
純利潤40。
缺一門幫著收錢,手都有點發抖。
範陽也挺意外,索性拆了一袋,一人送了兩個,這些牧民連聲道謝,一邊吃著,一邊牽著馬滿意的走了。
到那個賣米花糖的攤子前麵,又買了一些泡筒,蔥油餅這些。
也都是大袋大袋的買。
缺一門伸手在範陽的腰間捅了一下:“範陽,這,這錢,未免也太好掙了吧?”
“對呀。”範陽嗬嗬一笑,前世熟悉的感覺又回來了。
人人都知道作生意能掙錢。
但究竟有多掙錢,卻是很多人不知道的了。
隻要找對了方法,單純的貿易行為,來錢的速度非常快。
往往一個不起眼的攤子,即便到了018年,隻要人勤奮一些,找準了門路,哪怕擺個燒烤攤,也有月入幾萬,一年掙幾十萬的存在。
隻不過大多數人,邁不出那一步而已。
不過90年代的藏區,還的確是一座寶庫。
嗯,不帶貶義的可以這麼形容,嗯,的確是人那啥,錢多。
一來政策傾斜,還有民族保護,六七十年代全民皆苦的時代,牧民們的生活,也比外麵要好得多。
畜牧私有製過後,這種情況就更加明顯。
隻不過到了後世,資訊發達過後,旅遊搞起來了過後,就差得多了。
景區到處飛起宰人。
但牧民性格豪爽也是真的,即便宰人,也比三亞那邊好到哪裏去了。
“我地嗎呀,這掙錢,真比搶錢還快啊,賣個皮鞋算個啥?還作得那麼麻煩,範陽,以後我們幹脆就專門做這個生意算了。”
缺一門兩眼直冒光,賣個皮鞋他感觸還不是特別深,畢竟是別人的生意,而且賣個皮鞋,製作也是個很麻煩的事情。
距離他始終很遙遠。
可這個沙琪瑪,經範陽這麼一操作,他可是看得明明白白。